新華網河南頻道12月2日訊 大河網道: 11月28日,焦作市召開了供熱價格調整聽證會,其中一家企業提交的居民用暖最高漲幅竟然達到120%。19名聽證代表中,有10名代表認為供熱價格可以適當上調,但調整幅度不宜過大。
目前,焦作市城區主要有昊華宇航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昊華宇航”)和焦作市綠源熱力有限公司(簡稱“綠源公司”)兩家企業負責供熱,供熱面積488.2萬平方米(其中居民448.6萬平方米,非居民用戶39.6萬平方米)。
據了解,兩家的供熱方式不一樣,昊華宇航供熱范圍主要覆蓋老城區,供應的是蒸汽,只供到熱交換站,入戶部分由各用熱小區分散管理;綠源公司主要負責新城區供熱,直接將熱水供到用戶。據了解,焦作市兩家供熱企業各自提交了3套漲價方案。一家公司的方案顯示,居民用氣最高漲幅達120%,最低漲幅也為63%。
同意漲價但調價方案過猛
上周五的聽證會上,昊華宇航公司表示,目前供熱噸成本為233元,按“方案一”調整,企業接近保本;若按“方案三”執行,居民用氣每噸仍虧損78元,一個采暖季居民用熱一項,我們虧損仍在600余萬元。
雖然有10名代表同意漲價,但是大多數同意漲價的代表用“調整幅度要盡可能小”、“微調”等表達自己的觀點。“上漲應該適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充分兼顧居民消費承受能力和供熱企業正常運轉問題,對此次價格調整不到位而產生的政策性虧損,建議由財政補貼到位。”“按照綠源公司的調整方案,以100平方米的房子計算,一個采暖季將至少多掏1000多元。”一名消費者代表說,熱力公司提交的調價方案太猛了。
部分代表:民用供熱不應該漲
反對漲價的消費者代表表態說,供熱成本增加部分的費用需要政府、供熱企業、居民共同承擔,不能全讓居民承擔。“從兩家供熱企業提供的材料和監審結論可以看出,熱力實際損耗和原材料消耗明顯超出國家相關的定額規定,熱力企業應練內功,降消耗,壓成本,不能將帶有‘水分’的高成本轉嫁給用戶。”有代表認為,現在已開始供熱,聽證會滯后,待價格最終確定后,已經很難執行。
昨天,焦作市發改委價格調控管理科孫科長接受采訪時說,調整方案僅供參考,其調整價格無論高低,都不是最終調整價格。
他表示:“我們將盡快拿出初步調價方案,經市發改委審價委員會審議后,報焦作市政府定奪,最終將調整價格向全市公布。” 記者 何中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