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報訊 今年我市冬季供暖由于北區供熱熱源調配存在問題,導致合肥市北區共有68家熱用戶供暖延遲,經市政府多方協調,上級部門審批,已臨時啟用合肥發電廠1#、2#機組。除因長豐路支線管網移位改造而受影響的6家用戶尚須延遲供熱外(已于2008年12月5日以前通知確認),其余用戶已于12月9日18時全部恢復供熱。因供熱延遲對部分用戶造成的不便與影響,市政府責成責任單位再次向北區熱用戶表示最誠摯的歉意。對受到影響的用戶按推遲供熱的天數進行賠償,對于已收熱費的,退還熱費并賠償。對于本次北區部分用戶供暖延遲的原因,今天上午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將詳情告知市民。
據介紹,我市集中供熱起步晚,熱源建設不足,合肥熱電集團下轄安能、天源、眾誠三個熱電廠,分別位于城市東、西、南區。北區主要依靠合肥發電廠1#、2#機組供熱(其中主要是2#機組)。因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調整,2007年6月,2#機組被國家發改委關停。為解決我市北區熱源供應問題,2008年7月,合肥皖能發電公司與合肥熱電集團簽訂合作協議,通過對新建的60萬kW5#機組進行熱電聯產改造向北區供熱,計劃于2008年11月20日改造完成。受5·12汶川大地震影響,在四川制造的5#機組汽輪發電機等主設備供貨大大延遲,導致無法在11月20日按時投入供熱,須應急臨時啟動2#機組供熱。
由于臨時啟動2#機組供熱須報上級多個部門審批,同時由于該機組停用時間過長,開機前須進行維護及安全調試檢查,直接導致供熱時間推遲。熱電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將主動積極協調合肥皖能發電公司,并加強信息交流,以加快5#機組熱電聯產。據悉,5#機組投運后,將不再存在這個問題。
新聞發布會上,合肥熱電集團和皖能發電公司都坦承在今冬供暖準備過程中,對5#機組的投運以及用于應急的2#機組的臨時性恢復供熱審批的預判不足,又對2#機組滿足緊急啟動的工況條件準備不足,導致2#機組啟動延誤數天,并且未在第一時間同用戶及時溝通。市政府及皖能集團已就此作出嚴肅批評。(藕海濱) (合肥在線-合肥晚報 藕海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