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2008—2009供暖季已經過去3/4,記者近日采訪時了解到,進行了供暖節能試點改造后,山師龍泉師大新村的業主比往年能夠節省約40%-50%的取暖費用,對于節能改造,絕大多數用戶拍手叫好。
師大新村是濟南既有建筑供暖節能改造的試點小區之一。節能改造完成后,師大新村業主的供暖交費方式由此前的按面積收費改為兩步制收費法,固定部分按面積收費總額的15%,浮動部分按使用小時計費,其計算公式為(25.365×套內面積×0.85)/120天×24 小時,“雖然面積大小不同收費不相同,但每小時0.8元左右。”師大新村物業公司趙經理說。
業主宋女士說,白天出門的時候她就關掉暖氣,晚上回家再打開,平均下來每天用暖時間在10小時左右,供暖開始時她交了不到2000元的費用,扣掉固定的部分,IC卡里的錢現在還有七八百元,“往年整個采暖季要3000元的采暖費,(改造后)應該比往年節省50%。”宋女士說。采訪中,絕大多數業主認可宋女士的說法。記者了解到,在春節前一次100多人的問卷調查中,絕大部分業主對改造持支持態度。
物業公司副總經理邵慶會卻稱,“用戶的節能意識的確提高了,也的確節能了”,但“整個管網用熱減少的比例與用戶用熱減少的比例不同步,兩者能相差30%,物業因此要承擔巨額虧損”。
對此師大新村物業管理處姜主任作出了解釋,師大新村實行供暖節能改造,這在濟南還是首次,考慮標準過高不利于試點推行,同時參照濟南市供熱報停的標準,固定部分“暫定為15%”。在與物業、節能改造公司以及部分業主溝通后,管理處認為固定部分比例偏低,而這也是造成物業虧損的原因,供暖季結束后,管理處將根據物業公司提供的成本進行核算,并召開聽證會聽取各方意見,適當調整固定部分比例,而這個采暖季物業公司出現的虧損,管理處也將通過讓用戶適當讓利等方式予以消化。(記者 張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