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訊(記者祝慧容報道)為節能降耗,加快熱計量改造步伐,自治區建設廳要求,2009年新疆必須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熱計量改造184萬平方米的任務,其中烏魯木齊必須完成100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熱計量改造。
5月15日,自治區建設廳通報了前段時間對全區城鎮供熱計量改革督察的情況,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供熱計量改革工作認識不到位,如:個別地區將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改造啟動資金,用于公共建筑的熱計量裝置采購,個別城市將全部啟動資金用于某一項工程;2009年供熱計量改革的計劃措施沒有落實到具體項目上,啟動資金沒有按時下撥使用。
其次,2008年新建建筑供熱計量欠賬依然嚴重,主要表現在政策不配套,熱計量裝置安裝后不能按計量收費,部分城市缺乏積極性;熱計量產品難以推廣,雖然分戶熱計量表設計、審圖到位,施工預留了安裝位置,但大部分都沒有裝熱計量表;部分新建建筑有計量,但可調、可控的裝置不配套;喀什地區、克州、博州和克拉瑪依市新建建筑全部沒有安裝熱計量裝置,其余10個地州市安裝熱計量裝置的新建建筑面積共計447.05萬平方米,僅占2008年新建建筑面積的24.8%。
既有建筑熱計量改造工作進展緩慢,供熱計量改造資金缺口過大,地方配套資金沒有到位。同時,部分地州對既有居住建筑熱計量改造的技術路線不熟悉,無法指導和推進當地既有居住建筑熱計量改造工作。熱源、熱網普遍不能滿足供熱計量要求。除庫爾勒市、烏魯木齊市、昌吉市、石河子市、阿克蘇市部分熱源熱網啟動了動態平衡調節改造外,其他地區熱源、熱網、換熱站供熱計量改造均不能滿足供熱計量動態平衡調節要求。“兩部制”熱價研究制定工作滯后,建設、發展改革等部門之間配合不夠,大多數城市沒有進行供熱計量試點,缺乏制定價格的基礎參考數據。
同時,供熱企業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個別地州供熱計量改革工作只注重計量,沒有在可調、可控上下功夫;沒有發揮供熱企業在供熱計量改革工作中的實施主體和收費主體作用,供熱計量器具的選擇、安裝、調試、驗收均無供熱企業參與,導致供熱企業對建設單位安裝的計量裝置不認可,不能實施計量收費。
對此,自治區建設廳要求,今后,我區要嚴把新建建筑關,杜絕再欠新賬。同時,2008年沒有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熱計量改造任務的,要與今年的改造任務一起完成,使供熱企業和熱用戶共享節能效益,確保我區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穩步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