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高達18億~20億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場,建筑業已成為我國能源需求增長較快的領域。目前,建筑能源消耗已經占全國能源消耗總量的27.5%,根據專家預測: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我國民用建筑能耗將在未來15年翻一番。國家《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已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安徽省建設廳亦于2009年3月發布了《2009年安徽省建筑節能工作要點》,其目的均是為了加強民用建筑節能管理,降低民用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使建筑節能上升到了法律層面。應用科技和管理創新,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高效落實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充分挖掘民用建筑節能潛力,必將成為全省人民共識。
1、建筑節能降耗效益可觀
面對建筑業對能源需求的較快增長,在進一步推動民用建筑節能工作方面,我國已在保證新建建筑執行民用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和促進既有建筑節能運行與改造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和進步,對實現我國節能優先的發展戰略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有數據顯示采用科學全面的節能措施,到2020年,可以使我國在總建筑面積增加150億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的情況下,北方建筑采暖能耗不增加,全國建筑能耗僅增加電力2300億千瓦時/年,相對于不采取節能措施,每年可節約2.6億噸標煤,相當于我國2004年煤產量的18.6%;節約建筑用電3500億千瓦時,相當于四個三峽電站的年發電量。
另外,在我國的廣大農村,如果簡單照搬目前的城鎮建設模式,完全依靠常規商品能源,將使我國建筑能耗增加50%至70%,給我國能源供應帶來巨大問題。若換位思考,制定適當的政策,把國家和地方政府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各種補貼和政策轉移到農村,既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方向,又會反過來大大降低農村建設和發展所面臨的能源壓力,促進全社會的健康發展。而我們安徽是農業大省,應該可以在農村節能創新方面大有作為。
2、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應成為節能表率
實施建筑節能的方式存在于方方面面,我們要抓住主要矛盾,采用創新思維,在全民節能運動中,主抓能帶動和推動節能工作的重要領域,其效果可能會事半功倍。
在新建建筑節能方面。按照條例的相關規定,新建國家機關的所有權人應當對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進行測評和標識,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測評結果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國家機關辦公建筑應當安裝、使用節能設備。
在既有建筑改造方面。國家機關辦公建筑、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應當制定節能改造方案,經充分論證,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相關審批手續方可進行,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單位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以節能改造的名義對前款規定的既有建筑進行擴建、改建;國家機關辦公建筑的節能改造費用,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在建筑用能系統運行節能方面。各級機關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帶頭厲行節約,在推動建設節約型城市中發揮表率作用。要切實加強節約工作的管理,重點抓好辦公樓采暖、空調、照明系統節能改造以及公務車節能。辦公區域要全面推行綠色照明,盡量采用自然光照明。充分利用電子政務的信息共享功能,嚴格控制紙質文件、簡報等的印刷數量,并提倡采用再生紙,倡導雙面使用辦公用紙。認真執行有關政策規定,優先采購節能產品。
在推進民用建筑節能工作方面。政府辦公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采取更加嚴格的管理制度,采取能耗統計、能效審計、能效公示制度,建立能耗定額,實行超定額加價制度。加強對新建建筑的節能管理,從源頭上遏制建筑能源過度消耗;引導鼓勵建筑節能科研和技術開發,通過組織實施科研攻關項目,實現重大和關鍵技術的突破來引導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通過制定和完善建筑節能技術標準,規范和引導建筑節能技術、材料及工藝的發展;進一步建立和落實好建筑節能技術、材料、產品的推廣、限制、淘汰制度。
3、提高建筑能源使用效率必須采取的措施。
我省在節約建筑能耗的同時,應大力發展節能科學技術,進一步提高建筑材料質量、建筑施工技術即建筑節能技術。尤其應加強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采取走出去和請進來的"雙管齊下"方式,學習發達國家和地區節能的先進經驗和先進技術。以加快技術進步為根本,以科技創新、依法節能為保障,通過創新機制,強化宣傳,完善政策,加強管理,厲行節約,努力形成政府推動、企業為主和公眾共同參與的格局,切實把全社會節能降耗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首先,要加緊探討農村可持續發展的能耗方式。在農村大力提倡和推廣可再生能源利用,農村理想的能源供應方式應該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按照循環經濟方式,以發展沼氣、生物質的高溫熱解制氣、太陽能光熱和光電應用以及風力發電為主的能源方式,來解決炊事、取暖和生活熱水等問題,而不實行由初級的非商品能源向常規商品能源的轉換。
第二,采用創新設計和技術工藝,整體提高北方新建建筑的節能效率。提高密閉性,就是盡量減少墻壁、天井及地面上的各種構配件和建材之間的縫隙,最大限度減少室內外冷熱空氣的對流;提高保溫性,就是通過保溫材料、保溫構配件及嚴格的施工標準等減少室內熱損失,使用外保溫材料將室內空間完全覆蓋起來,不留縫隙;多種能源組合利用,即除普通電源外,還可以通過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燃料電池及各種余熱,降低石化能源消耗;立體綠化,就是盡量增加建筑物(包括庭院、陽臺、墻壁及屋面)可以綠化的空間,通過植物吸收太陽熱能,降低建筑物表面的溫度。通過以上方式可使北方新建建筑通過提高保溫水平使需熱量降低50%,通過解決集中供熱系統的調節問題,使新建的和既有的集中供熱系統效率都提高30%,這樣就可以使得采暖建筑面積增加一倍,而采暖總的能源消耗不增加。
第三,加快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實行供熱計量收費。北方地區采暖能耗占建筑能耗的30%以上,節能潛力很大。要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深化供熱體制改革勢在必行。加快供熱體制改革,要督促北方采暖地區地級以上城市采暖費變暗補為明補,驅動供熱企業對供熱系統進行改造,安裝采暖熱量表,制訂合理的用熱價格,實行供熱計量收費,促進用戶節約采暖能量。在住宅和一般公共建筑中推廣節能燈具和高效電器,以及新的節能型生活熱水制備方式,同時提倡各種行為節能措施,使建筑能耗降低25%至35%。
第四,加強節能科技創新和節能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強化節能法制建設和執法監察,完善節能制度和激勵政策,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調動市場主體節能的自覺性,增強全民節能意識,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通過技術創新可使新建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到目前水平的50%以下,通過改進運行管理和對關鍵設備的改造,使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30%。
第五,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建筑節能的認知程度。有關部門及相關媒體應加大對節能建筑的宣傳力度,增強房地產開發、設計、施工和監理企業的責任意識,不能單純追求利潤,應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誠信經商。普及建筑節能知識,提高公眾的建筑節能意識,培育節能建筑的市場需求,推進市場機制發揮作用。
4、結束語
為貫徹《民用建筑節能條例》,我國的建筑節能工程也必將邁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安徽省已頒布《安徽省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冷地區)》、《安徽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地方設計標準,關鍵是如何貫徹和落實的問題。要牢固樹立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理念,不斷提高科技和管理創新水平,通過各方面的協調配合,共同努力,探索出一條不同于發達國家的建筑節能途徑,有效地提高建筑節能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