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日前下發《關于請報送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情況的函》,要求各省將上述四大領域的改革經驗、教訓、監管辦法、價格變動等情況,填寫上報該部。同時還了解到,由住建部代擬的《國務院關于深化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推進節能減排保障公眾利益的若干意見》已有初稿,正在進一步完善中。
備受關注的市政公用事業改革再次透出方向:僅供氣、供水、供暖和垃圾處理四大行業將作為市場開放、吸引民間資金進入的主板塊。并非所有的市政公用事業領域都將列入本輪的改革范圍。
住建部指出,希望地方政府能將自己對市政公用事業改革的意見和建議寫出來,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市政公用事業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標是什么;開放市場應該消除哪些政策性障礙;如何完善市政公用事業的特許經營制度;如何完善市政公用事業的政府監管工作。
北京國融大通咨詢公司總經理李智慧說,對于一些關鍵性的模式和專業的術語規定不謹慎,盲目市場化,引入市場機制,是導致目前一些改革項目失敗的因素。目前公用事業改革中出現的種種弊端和問題,政府的監管不到位應該承擔主要的責任。雖然國家一再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公用事業改革,但是政策上的混亂卻成為民資進場的阻礙。
李智慧表示,目前妨礙民資企業進入公共事業的障礙主要是政府將民事法和行政法兩個層面的內容混淆了。
民事法層面政府應該放開、放松,讓更多的民資通過控股或參股的方式進行投資。而在行政法層面,政府對于特許經營權加強監管,如在特許經營的協議起草方面。“這樣的改革才對路。”李智慧說。
對于下一步改革的方法,李智慧提出兩種藥方。一種是中國式藥方,實行水務一體化;另一種是西方式藥方,將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鼓勵適當的競爭。
住建部還要求地方研究水價監管機制,分析地方市政公用行業改革前和改革后水價變化情況,下一步改革工作中,對如何建立完善水價等價格監管體制提出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