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季,關于供熱的話題就如同家里的暖氣一樣熱起來。“用水看水表,用電看電表,用熱什么時候也能這樣計費呢?”,這是很多市民關心的問題,越來越多市民期待相關部門能對收取供暖費用進行合理調整。上周六,本報記者帶著市民關心的供暖計費問題,獨家專訪了合肥市熱電集團副總經理高永軍,他表示合肥以后將會采用“熱計量”計費,即按照實際使用的熱量來計費,雖然目前使用此種方法計費還會存在很多困難,但按實際每戶使用的熱量作為供暖計費的方式,是未來合肥供暖收費的發展趨勢。
記者在政府服務熱線12345了解到,這段時間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反映,按“面積收費”非常不合理。一位居民這樣告訴記者,“我經常在外出差,現在小區的供暖收費方式是采取按面積收費,我覺得很不合適,現在我就算不使用暖氣,都需要交費。”高永軍告訴記者,這種收費方式不僅居民不滿意,也容易造成能源浪費,不利于環保。
供暖“熱計量”收費方式,是近年來國家推行供熱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一。高永軍介紹,“熱計量”通過給每家每戶安裝熱表和控溫閥,用戶按需自主調節室溫,用多少熱都能在熱表上計量出來,用戶按用熱量付費。與傳統按面積收費的供暖相比,“熱計量”可讓居民需多少熱,用多少熱;用多少熱,付多少錢,從而實現用熱自主和節約用暖。供暖企業也能因居民節約用暖而降低成本,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實現一舉兩得。
“國家是鼓勵將供熱商品化,從根本上來說,按面積計費的方式,顯然不能對每一個老百姓都是公平的,雖然按熱計量收費會遭遇不少困難,但仍是行業發展的方向。”高永軍介紹,未來的供暖“熱計量”改革,將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它取決于供熱設備建設、維護,建筑節能標準,基礎熱價和可變熱價等諸多配套設施和制度能否建立和完善。“熱計量”作為發展的方向,只有從根本上理順供暖收費機制,才能使供暖市場健康發展。見習記者 樊大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