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用熱雙方糾紛不斷
“熱量也是商品,用多少熱,我就給多少錢,同樣的套內面積,室內溫度高的住戶與室內溫度低的住戶交一樣的錢,明顯不合理。”西寧市金橋小區的張先生表示,采暖費只有按用熱量收取,住戶交費的積極性才能提高。
同樣,供熱方的日子也不好過。每到采暖期,西寧市鹽莊小區物業公司都為收不到采暖費發愁。“住戶總是抱怨暖氣不熱,不付采暖費,可是沒錢,我們拿什么給他們供暖?”鹽莊小區物業管理處經理王欣表示,如果能夠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住戶用多少就交多少,收費難的問題就會得到解決。
目前,我省采暖實行的是按面積計價收費的方式,通過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供暖價格雖然開始逐步向反映供熱成本真實水平和合理利潤的方向發展,但采暖矛盾依然突出,供用熱雙方的糾紛依然不斷。
2.熱改一直在努力
“一戶不繳費,整棟樓住戶都挨凍”“用熱不一樣,交錢一樣多”“熱了開窗戶,冷了就投訴”……為了緩解采暖期矛盾,這幾年我省建設部門一直在積極推進節能改造,為按用熱量計價收費打基礎。
“以前我們這棟樓保溫不好,每年的暖氣都不熱,今年對門窗等做了改裝,采取了一些節能措施,現在屋里暖和多了。”家住西寧市互助路附近的高女士說。通過給建筑物“戴棉帽”(對原有建筑物的屋面采用聚苯乙烯保溫板進行處理)“穿棉襖”(對建筑物外圍與室外接觸空氣的墻面粘貼聚苯乙烯保溫材料)“戴口罩”(將建筑物的外窗更換為斷熱型材中空玻璃內平開窗,門更換為密閉門)“穿棉鞋”(用聚苯乙烯保溫材料對樓、地面進行保溫隔熱處理),對建筑物外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改造后,冬季室內的熱量不容易散失,夏季室外的熱量不容易進入。
預計到今年年底,西寧市將完成30萬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熱計量及節能改造任務。2004年,我省開始在城鎮居住建筑中全面推行建筑節能50%的標準,2006年開始在城鎮公共建筑中全面推行建筑節能標準。據統計,西寧市全市新建居住建筑集中供熱采暖系統已安裝熱計量裝置的建筑面積達16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采暖系統預留熱計量裝置的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
3.改革路上困難多
家住省城大興源小區的田女士家中已經安裝了熱計量表,但目前物業公司依然按面積計價收取采暖費。“既然已經安裝了熱計量表,物業為啥還要按套內面積收取采暖費?”
據了解,2008年之前,我省新建節能建筑中安裝供熱計量裝置和溫控裝置的只有一部分,有些只安裝了供熱計量裝置而未安裝溫控裝置。由于目前供熱計量裝置基本上由開發商自行購買、安裝,沒有得到用戶、供熱單位認可,有些建筑甚至安裝的是劣質的供熱計量和溫控裝置。
一部分新建小區雖然按要求安裝了熱計量表和溫控裝置,但采暖費收取實行的仍然是按面積計價方式。目前,我省除西寧市出臺熱計量收費標準外,其余各地尚未出臺熱計量收費標準,且僅限于熱計量收費試點階段,絕大部分已安裝供熱計量裝置的新建建筑并未按照熱計量收費。
我省城鎮供暖大多數主要依賴于單位后勤、小區物業公司或采用分戶采暖方式,全省城鎮集中供熱面積僅占城鎮房屋總面積的8%左右,其中,西寧市由供熱公司供暖的房屋面積還不到全市房屋總面積的2%,而采用其他形式供暖的單位有九百多家。“實施供熱計量要改造更新原來的設備、管網,這些年連采暖費都收不齊,哪有這么多改造資金?”部分供熱單位表示,實施熱計量改造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
4.按用熱量計價收費開始試點
“每家安裝一個溫控閥和一個熱計量表,溫度高低自己控制,像交水電費那樣交采暖費。”眾多用戶對按用熱量計價收取采暖費充滿了期待。
我省對新建建筑進行供熱計量設施同步安裝,還對既有居住建筑熱計量及節能進行改造,改造后部分建筑已經初步具備了按用熱量計價收費的基礎。為了穩步推進供熱計量改革,西寧市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新建小區做了熱計量收費試點,采取先按面積收費,采暖期結束后,根據供熱計量裝置實際計量費用校驗的收費方法。今年采暖期又開始對試點小區采暖費按實際用熱量收費。根據規劃,我省部分城鎮的新建節能建筑及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建筑,有望在2010年采暖期,取消按面積計價收費的方式,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作者:劉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