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交費誰受益,我們再也不用因為哪一戶不交費而受‘誅連’挨凍了。”“更沒想到的是,室溫還實現了自主調節。”昨日,一群正在招遠市文博居下棋的居民談起了今冬的城市供熱。該市熱力辦負責人介紹,目前,招遠市已先后有9個居民區實現了分戶供熱計量,供熱面積約為24萬平方米。從問卷調查看,市民滿意度已達98%。
“長期以來,‘大鍋飯’體制下的一體化供熱,只要樓內有一戶不交費,供熱企業就要實行供熱管制。市民消費與供熱企業之間的矛盾一直難以消除。”談起昔日的城區供熱,招遠市建設規劃局副局長鐘衛東一臉無奈。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招遠市對全市供熱管網進行了全面普查,開始嘗試大規模供熱體制改革。2008年3月,該市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定為全國縣級城市供熱計量改革唯一示范城市。該市及時出臺了《供熱計量改革實施方案》,相關技術人員分赴天津、唐山、開封等城市參觀學習、考察論證,決定在既有建筑群進行試點。
他們首先對文博居、文化新村等9個居民小區進行了供熱管網改造,所有串聯管線一律改為并聯管線,所有居住用戶一律在室外加裝熱量表和熱力調節閥。該市一方面積極爭取上級支持300萬元既有居住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獎勵資金;一方面積極配套資金850多萬元。
考慮到熱量表和熱力閥等關鍵技術,該市先后對海內外13家儀表生產企業進行了網絡調研和實際考察,經過嚴格招標,蘭吉爾儀表、青島海威茨儀表、山東力創智能儀表三大名牌企業成為工程儀表合格的供應商,所有儀表均以優惠價格讓利市民。為加強管理,該市還投資12萬元在文博居進行了抄表系統建設試點,力求實現網絡化、數字化,從運行情況看,無論準確度、穩定性均達到預期效果,基本實現小區熱能管理單人化,挨家逐戶收費有望成為歷史。
分戶計量的節能效益十分明顯。據測算,分戶計量后單元熱能消耗僅為傳統模式的80%,由此每平方米可節約標煤4.236公斤。若將全市30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全部改造完畢,按2009年煤價計算,僅耗煤一項每年至少節省煤炭開支1398萬元,減少廢氣排放1.27億立方米。有關人士表示,今后該市所有新建小區和工程均要配備分戶計量供熱功能,全市性的供熱管線改造也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