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于供熱計量改革的新聞逐漸又多了起來,各省市加緊了改革的步伐,醞釀了新的政策和措施,為新的采暖季的到來準備著。
山東省推進供熱計量價格改革,在起步階段對用戶繳費實行“多退少不補”的鼓勵政策,即先按面積計算熱費一次性收取,供熱結束后按供熱計量收費高于按面積收費的部分不再向用戶收取,低于按面積收費的部分在供暖期結束后兩個月內退還給用戶。供熱計量收費完善后,熱費結算實行“多退少補”。北京市為了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的有效實施,按照堅持同步推進原則,新建建筑工程建設與供熱計量裝置安裝同步,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與供熱分戶計量改造同步,供熱計量裝置安裝與供熱計量收費同步。山西、陜西、太原、濟南、鄭州等省市政府也都相繼出臺了新的政策措施和方案,加快了供熱計量改革的步伐。
但是在熱計量改革中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也在最近顯現出來,比如哈市首個供熱計量小區陷入了僵局,暴露出了調溫不靈敏、計量不清楚、居民不買賬等問題。作為全國城鎮供熱體制改革的首批試點城市的烏魯木齊,2004年進行了供熱分戶計量收費試點,但6年來分戶計量收費面積僅99分之一!
每一項有關民生的改革的推出,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供熱計量改革同樣如此,但是只要各方堅定了改革的信心和勇氣,相信就一定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