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計劃實施“供暖基礎費” 即便是不交采暖費的房子所有者,也需繳納一定的“供暖基礎費”
晨報訊(記者 張毅)未來,冬季停暖的房屋可能也會向居民收取“熱損失費”。
昨日,從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冬期施工和供暖工作會議獲悉,我省計劃實施“供暖基礎費”,即收取“熱損失費”,確保更多居民權益受到保護。
省政府正在對供暖基礎費工作調研和協調
細心的市民可能會發現,在冬季取暖過程中,往往是自家的暖氣不熱,不交采暖費的鄰居家也不是非常冷。事實上,這是交采暖費居民家中的熱氣向周圍擴散,讓不交采暖費的居民借了光。
如今,這種情況將會在我省有所改變。省政府有關領導在昨天的會議上透露,我省計劃實施“供暖基礎費”工作,即便是不交采暖費的房子所有者,也需要繳納一定的“供暖基礎費”。
目前,省政府正在對供暖基礎費工作進行調研和協調。會上透露,這是我省未來實施供熱體制改革的重要部分。
供暖公司處在多買煤、少收費的被動狀態
事實上,實施供暖基礎費工作,緣于供暖的特殊性———熱傳導。
“蹭熱”家庭不僅讓上下樓的鄰居頭疼,也讓供暖公司犯難。來自省住建廳的信息顯示,我省去年儲煤率達到109.9%,同比提高了7.8%。沈陽市某大型供熱公司宣傳部李部長說,在供暖期,沈陽居民家室內溫度為18℃,每年供熱面積基本都是固定的,交費的家庭越少,散失的熱量就會越厲害,供暖公司就處在多買煤少收采暖費的被動狀態。
目前,沈陽市正式出臺了有關政策,新式小區都需要安裝熱計量裝置,為未來熱量科學收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而對于大部分的老舊小區,完全按照熱計量收費則是很難,如果實施“供暖基礎費”,將可以兼顧交納采暖費居民和供暖公司的利益。
不交“熱損失費”
再開栓要收費
目前,長春市已經實施了供暖基礎費工作,即便是冬季不居住的房屋,也需要交納20%的采暖費。
對不交“供暖基礎費”的,長春市實施了對暖氣管線進行封閉,等到再實施供熱時,再收取開熱費用重新供熱。本報記者 張毅
附:國內外實施的熱損失費比例
長春市 20%
哈爾濱市 20%
通遼市 25%(地熱用戶35%)
西安市 30%~60%
國外 一般是按照房屋面積收40%~50%的基礎熱費
據《生活報》 《科爾沁都市報》 《華商報》 《東亞經貿新聞》
要能報銷供暖基礎費就好了
本報記者昨日就最新的供熱體制改革采訪了一些沈陽市民。他們對于“供暖基礎費”問題看法不一。
媒體工作者房女士:我和老公家有4套房產,房子有時候出租,有時候不出租,冬季還要交“供暖基礎費”,確實是一大開支。
某高中教師魏女士:不住人就不該交采暖費。
某公交公司趙先生:要交就大家一起交,最煩別人損人利己,我家暖氣不熱,修了也不好的問題,也讓蹭熱的吃點苦頭。
某民企公司劉女士:如果要是能報銷供暖基礎費,這倒不失是一個好辦法。
記者 張毅
與“不用熱,不交費”的熱改思路不符
2007年11月《燕趙都市報》刊登了《40%熱損費,繳得冤不冤?》一文后,承德、保定、唐山、石家莊等多個城市讀者打來電話,對40%的熱損費問題紛紛發表見解。
保定市市民杜新玉:熱量既然是商品,就應該有商品的屬性,使用就交錢,不用就無須交錢。有關部門主張收取熱損費的原因居然是“你不用熱量,熱量也消耗到你的房間去了”,熱量被耗損不是業主的錯誤,而是開發商沒有使用節能環保材料,如果問責,也應該追究到開發商那,而不是把這個責任強加給業主。
匿名讀者:我們推行分戶用熱、計量收費的目的是為了增加用戶用熱的自主調節權,但即使由于各種原因整個取暖期不用熱,還要向供熱企業交納“固定部分”的費用,這顯然與“誰用熱,誰交費;不用熱,不交費”的熱改思路不相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