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文靜)昨天,六委辦局領導在線解答市民對熱計量的疑問,針對改造費用問題,市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無論新舊小區都不用居民掏錢。
今冬明春,本市新建居住建筑(2010年1月1日起通過竣工驗收)和具備供熱計量條件的既有居住建筑應當實行供熱計量收費。很多居民擔心供暖費用超高,市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實行熱計量的居民屋子內將配套裝有溫度調控器,市民可自主調節溫度。
針對新建小區的計量表安裝費用問題,該負責人表示,新建居住建筑的計量裝置設備購置、安裝、檢定等費用應當納入房屋建造成本。因此,市民在購買房屋時就已經承擔了相應的費用,不需要單獨繳納費用。
對現有小區實施熱計量改造的費用由財政和供熱單位按照一定比例分擔,不需要市民承擔,改造費用的具體使用管理辦法由市財政會同市市政市容委研究制定。
有的老舊小區在進行建筑節能改造時,同時加裝了熱計量表和相關計量設施。實際上,居民負擔的那一部分只是老舊小區建筑節能改造的部分費用。單純熱計量改造的費用居民不用掏錢。
市市政市容委相關負責人建議,居民購買房屋時應考慮朝向,因為朝北的房子肯定要比朝南的房子用熱多,也就意味著多花供暖費。
■在線答疑
不在家設定14℃最合宜
網友:請問如何計算用熱量?
市市政市容委:住宅的供熱計量實行“樓棟計量、按戶分攤”的方式,在住宅建筑樓棟熱力入口設置熱量表熱量作為結算點,并由分戶熱計量裝置對樓棟熱量表計量的熱量值進行分攤,計算出樓棟內各用戶的用熱量。共四種分戶計量方法:通斷時間面積法、散熱器熱分配計法、戶用熱量表法和流量溫度法。
網友:我家里應當如何調節室內采暖溫度呢?
市市政市容委:實行供熱計量收費后,采暖用戶可以根據天氣情況和自身需求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對室內溫度進行自主調節。專家建議鑒于熱量傳導的特殊性,當用戶不在家時宜將最低溫度設定在14℃左右,這樣既不影響鄰戶的采暖溫度,又能保證用戶回家時室溫能較快達到用戶的需求溫度。
網友:我想知道什么樣的既有居住建筑具備供熱計量收費的條件?
市市政市容委:已經實施了外墻、外窗等圍護結構的保溫改造,并進行了供熱計量改造、安裝了熱計量裝置和室溫調控裝置,采暖能耗水平符合二步或三步節能設計標準要求的既有居住建筑。
網友:熱計量裝置每戶需要1000多元錢,無形中給老百姓增加了負擔,這如何解釋?
市市政市容委:新建居住建筑的計量裝置設備購置、安裝、檢定等費用應當納入房屋建造成本。
既有二步、三步節能居住建筑,實施熱計量改造的設備購置、安裝、檢定等改造費用由財政和供熱單位按照一定比例分擔,改造費用的具體使用管理辦法由市財政會同市市政市容委研究制定。
既有非節能居住建筑的供熱計量改造納入全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管理,組織實施及資金籌措按照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的有關文件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