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網12月1日訊 今冬集中供暖開始后,不少讀者撥打本報“問暖熱線”反映,近來天氣一直比較暖和,要是能實行分戶計量,自行調節暖氣大小就好了。
據了解,我市已經開始分戶計量試點工作。那么,分戶計量試點工作進行得如何?居民有何感受?
現狀:我市有5個小區進行分戶計量試點
據了解,目前我市有5個小區在進行分戶計量試點工作,這5個小區分別是西工區置隆花園小區、政達甘泉園小區,澗西區蓬萊小區、青島新村小區,洛陽新區碧水苑國稅小區。其中政達甘泉園小區和碧水苑國稅小區今年是第一年進行試點。
據市熱力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置隆花園小區自2008年開始供暖便進行分戶計量試點工作,今年已是第3年。今年3月底,市熱力公司對該小區的426家住戶采暖費進行結算,有200余戶居民得到了退款,占住戶的50%左右;有100余戶居民的采暖費與非分戶計量用戶采暖費基本持平,還有70余戶居民的采暖費超過了非分戶計量用戶采暖費,需補交采暖費。
11月28日上午,記者走進該小區,負責該小區供暖管理的市熱力公司澗西熱網所管理組組長趙磊向記者介紹了相關情況。
趙磊介紹,他們實行供暖前按面積預收采暖費,供暖結束后按照熱計量表顯示的熱消耗值,根據市發改委制定的分戶計量用戶兩部制價進行分戶結算,多退少補。
“試行第一年,只退不補,大家很樂意;去年,70余戶居民補交了采暖費,多的補了四五百元;今年,采取多退少補的政策繼續試行。”趙磊說,每個采暖季他們至少要抄表13次,供暖前抄底表,供暖開始后每10天抄表一次,每一次抄表結果都會在小區門口公布。最后一次抄表數值和底表數值的差額為當年的熱消耗值。
記者察看了該小區的熱交換站和用戶熱計量表。趙磊說,與其他沒有實行分戶計量的小區相比,該小區熱交換站沒有不同。但用戶使用的熱計量表都是從德國進口的超聲波流量表,每個表價格在1800元至2000元。為使抄表方便準確,還安裝了無線接收模塊,工作人員通過一部無線接收器和掌上電腦,不入戶就能完成整棟樓的抄表工作。
“試行了3年,眾口難調,大部分居民還是滿意的,但也有居民不滿意。”趙磊說。
政達甘泉園小區、蓬萊小區、青島新村小區也是趙磊所在的管理組負責的。他說,除了政達甘泉園小區今年剛開始試點,其他幾個小區的情況都差不多。
市發改委價格管理科和市熱力公司的有關負責人說,居民期盼分戶計量的心情他們理解,但從分戶計量試點開展的情況來看,各項制度都有待完善。
效果:節能但不一定省錢
11月28日上午,記者與幾名正在置隆花園小區廣場上曬太陽的居民聊了起來。5號樓4單元的盧先生說:“分戶計量比較方便,今天天氣暖和,我就把家里的暖氣關了。”他說,他家是去年冬天搬進該小區的,晚開暖氣十來天,后來收到退款90余元。
5號樓1單元的劉女士已經在該小區住了3年,因身體不好,對室溫的要求高一些。她說她家2008年的采暖費高出一點兒,沒補交,去年則補交400多元。
劉女士說,盡管去年補了不少錢,但暖氣大小可自己調節,挺方便的。
趙磊幫劉女士算了一筆賬。分戶計量用戶是按照兩部制價收取費用的,按面積的30%收取基礎熱費(今年是30%,往年是40%),然后根據熱計量表收取費用,每千瓦時0.125元。
劉女士家的建筑面積是89.6平方米,該小區住宅是多層的,按建筑面積的90%收取采暖費,一個供暖季共花費1548.3元。30%的基礎熱費是464.5元。
1548.3元-464.5元=1083.8元,1083.8元÷0.125元/千瓦時=8670.4千瓦時,8670.4千瓦時÷120天≈72千瓦時/天。
這組數據說明,劉女士家只要這個供暖季的熱消耗值低于8670.4千瓦時,平均每天的熱消耗值低于72千瓦時就會省錢,如超過就需補錢。
在該小區門口,幾名居民正在查看張貼出來的供暖頭10天各家用熱數值。一名女士說,分戶計量太復雜了,算不過來,去年她家多交了四五百元的采暖費。
“去年至少50%的住戶確實省了錢,但部分居民沒有省錢,這就很容易引起心理不平衡和糾紛。因為同樣大小的房子,要比別人家多交采暖費,有的居民因此會不滿意。”趙磊說,因為熱的物理屬性決定了戶間熱量具有傳導性,同一棟樓的住戶用熱量是不同的,其中頂層的最多,臨近外墻面的次之,住在樓中部的住戶用熱量可能最少,交的采暖費也會相對少一些。
市供熱公司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分戶計量后,上班族可以在上班時關閉家中暖氣,中午陽光充足時,可調小供熱流量,從理論上看,肯定是節能又省錢的。但群眾期待暖氣能像水、電、氣一樣,不用時關掉,需要時打開,效果卻沒有那么理想。因為熱需要傳導,舉個例子說,關閉了一下午的供熱管道再打開,已經涼下來的墻壁和家具需要重新暖起來,用熱量肯定會增加,產生的費用也會相應增多。
前景:推行分戶計量,尚有三大困難
市熱力公司一名負責人說,分戶計量有其優勢:第一,節約能源。分戶計量后,用戶的節能意識明顯增強,實現了自覺節能,有效控制了用戶盜用熱水以及惡意排放熱水現象。第二,減輕大氣污染,環保。建筑采暖用能是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特別是中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大氣污染問題因而更加突出。而實施分戶計量、按用熱量收費后,在節約能源的同時減輕了大氣污染。第三,提高居住熱環境舒適度。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群眾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舒適的居住熱環境已經成為現實需要。按熱計費,供熱單位會自覺地為用戶提供質量更高的熱源,以求得到更大的生產效益,而終端用戶則能夠根據氣溫的變化調節和控制室溫,冬季生活將會更加舒適。
這三個優勢是各級有關部門推行分戶計量的初衷,也說明分戶計量確是發展趨勢。但是,我市分戶計量試點工作已開展3年,卻未能推行開來,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難?分戶計量離居民們還有多遠?
“近期很難普遍推行分戶計量!”市熱力公司這名負責人說,由于熱力運行與水、電、氣等行業存在較大差異,熱力分戶計量有著鮮明的行業特點,在全國來講也還處于總結經驗的試點階段,我市雖然不是試點城市,該公司也在積極開展分戶計量試點工作,并總結經驗。目前,分戶計量還存在許多難以回避的現實問題,推行條件尚不完全成熟。
第一,目前我市符合分戶計量要求的節能建筑比例很小,絕大多數建筑本身能耗很大,造成了同樣面積的住宅因其在住宅樓中的位置不同,消耗熱量差別很大。我國城鎮供熱協會有關測算顯示,分戶計量后,用戶的采暖費可相差2至3倍,且在非節能建筑實施分戶計量會造成約30%住戶采暖費不降反增的現象。
第二,分戶計量使用的熱計量表存在價格高、壽命短、計量不準確等問題。熱計量表每塊都在千元以上,儀表更換、折舊、鑒定費用高昂,由誰承擔是一個棘手問題。
第三,管道改造難度大。用戶熱網從庭院主管網到用戶住宅管道普遍采用單回路敷設,改造工程量很大,改造費用很高,且對房屋結構、室內裝修造成較大破壞,居民意見較大。分戶計量涉及的這些問題在改造前都要進行細致調研,盲目推廣會導致政府、供熱企業、居民三方即使付出巨大代價也達不到應有效果,甚至會引發社會矛盾。
特別提示:如果您仍需“問暖”,請撥打晚報“問暖熱線”66778866。另外,本報開通“問暖熱線”以來,還有部分市民尋求技術支持,如處理個別暖氣片不熱、管道漏水、室溫不達標等問題。為此,我們聯系了有相關資質和維修經驗的市祺祥暖通公司,有需要者可打電話13373772097聯系該公司,該公司愿意提供免費上門維修服務(如需材料,用戶自理)。(記者 馮瑩雅 實習生 王亞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