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的冬季異常寒冷,對供熱的要求也就更高。于長江代表建議哈市啟動供熱事故問責制,該處分的處分,而對于工作玩忽職守的予以撤職查辦。同時,政府相關部門經常開展供熱管網大排查,把所有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中。
室溫爭執-專人來裁定
在具體測量溫度時,往往出現居民和供熱企業不一致的現象。居民自己拿著溫度計測量后,認為不達標;而供熱企業自己拿著溫度計測量后,卻顯示溫度達標,由此引發的糾紛并不少。為此,史鐵生代表建議,成立第三方室溫測量機構,或對測量結果進行公證,以防雙方因溫度標準產生異議。
管網維修-設專項資金
目前由于供熱設施老化、供暖管線腐蝕等原因,很多供熱企業無力承擔維修、改造的費用。甲繼海代表建議,政府設立供熱專項建設資金,在集中供熱項目建設、供熱設施改造、供熱企業棄管應急等方面由政府先行投入資金,同時,按照統一的供熱規劃,允許不同的建設主體投資、管理供熱項目,從而實現供熱投資多元化。
供暖質量-應遠程監控
同樣是針對供暖“抽條”問題,委員白云也獻策說,鑒于目前供熱管理部門不方便及時掌握供熱企業提供的溫度,管理部門可以采取遠程室溫監控系統,時時監控熱企送出來的溫度是否達標。據
分戶改造-不能太粗暴
哈市從2002年開始,對既有住宅采暖系統實施分戶改造,目前已經完成2000萬平方米,但是由于施工改造過程中缺少人性化,存在破壞既有裝修、影響室內面積、“鑿洞”過多、影響房屋安全等問題。為此,郭成彬代表建議,政府應加快規范企業文明施工,并出臺相關文件,明確施工行為和質量要求。
熱企棄管-應從重處罰
在這個供熱季前期,哈爾濱出現了13家熱企棄管。雖然大部分棄管供熱的地區已被政府指令接管,但仍有部分棄管問題的權責難以理清,遲遲不能恢復供熱,嚴重侵害了居民的正當權益,擾亂了供熱市場秩序。吳文峰代表在建議中指出,對供熱企業棄管的要追究責任,包括處罰、永久清除出供熱市場等,不能讓熱企一走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