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筱林
本報記者 王敏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第二輪生態市建設3年行動計劃實施的第一年。從今年開始,天津市將實施一系列措施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其目標為“十二五”節能目標實現看各地: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別比2010年下降2%。改善環境質量已被列入天津市今年實施的20項民心工程。
經天津市政府審定后正式印發的《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也將節能減排、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擺在了顯著位置。“十二五”期間,天津將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積極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努力為居民營造水綠天藍、空氣清新、山川秀美的生態家園。
強化節能減排定量約束
《綱要》提出了“十二五”時期,全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將繼續降低18%,并新增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約束性指標。
在當今全球氣候變暖,降低碳排放的國際承諾條件下,將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納入約束性指標,對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污染物排放量指標方面,除了保留“十一五”規劃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指標外,又增加了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兩項指標,以強化對主要污染物的總量控制。
“十二五”期間,天津市將嚴格執行國家下達的節能任務,在發展經濟、增加居民福祉的同時,努力降低能源消耗,消減污染物排放量。其主要任務是:改善城市環境,實施第一熱電廠關停。實施清水工程,綜合治理河道33條160公里,修建截污管道200公里;新建污水處理廠13座,新增日處理能力45萬噸,配套建設管網397公里,消除中心城區、濱海新區河道黑臭現象。
不斷擴大節能覆蓋面
為落實《綱要》目標,天津市將采取嚴格措施確保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市長黃興國在市政府第68次常務會議上強調指出,要強化目標考核,抓緊分解下達節能減排目標,建立嚴格責任制,切實抓好落實。要堅持工程減排與結構減排并舉,嚴格控制新增高能耗項目,牢牢把住關口,加大政策調控力度。要加快推進重點節能工程建設,加大節能技術開發、利用和推廣力度,積極推進地熱、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建設,實現因地制宜、多能互用。要加強公共建筑能源管理,大力推廣住宅節能技術,擴大節能減排工作的覆蓋面。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使節能降耗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十二五”期間,天津市將努力改善水環境,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嚴格污水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開展地表水綜合治理,消除城市人口密集區水體黑臭現象。在保護大氣環境方面,推進小燃煤鍋爐并網改燃,建設無燃煤示范區,實施煙氣脫硫、脫硝和除塵工作,控制汽車尾氣污染,推行機動車排放國Ⅳ標準。建設垃圾收集和處理設施,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制度,全面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綱要》還提出,以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城市和國家低碳城市試點為契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將泰達、子牙、臨港、北疆、華明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向全社會推廣。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在化工、冶金、電子、醫藥、建材等領域,培育一批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建成20條具有較高水平、較大規模、行業特色突出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
倡導綠色消費和低碳生活方式,加強低碳技術研發和應用也是重要舉措之一。對燃煤總量實行嚴格控制,同時積極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十二五”末,力爭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3%。
天津市委、市政府把構筑生態宜居高地,實現“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作為總的目標任務,確定以3年為周期,滾動實施生態城市建設行動計劃。
建設生態城市,是實現天津城市定位,建設獨具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天津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天津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區縣、各部門要圍繞節能、減排、清水、綠化、凈化、循環利用等重點任務,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要圍繞生態城市建設3年行動計劃,制訂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到工程項目。各職能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生態城市建設。
本報記者 王敏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第二輪生態市建設3年行動計劃實施的第一年。從今年開始,天津市將實施一系列措施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其目標為“十二五”節能目標實現看各地: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別比2010年下降2%。改善環境質量已被列入天津市今年實施的20項民心工程。
經天津市政府審定后正式印發的《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也將節能減排、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擺在了顯著位置。“十二五”期間,天津將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積極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努力為居民營造水綠天藍、空氣清新、山川秀美的生態家園。
強化節能減排定量約束
《綱要》提出了“十二五”時期,全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將繼續降低18%,并新增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約束性指標。
在當今全球氣候變暖,降低碳排放的國際承諾條件下,將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納入約束性指標,對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在污染物排放量指標方面,除了保留“十一五”規劃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指標外,又增加了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兩項指標,以強化對主要污染物的總量控制。
“十二五”期間,天津市將嚴格執行國家下達的節能任務,在發展經濟、增加居民福祉的同時,努力降低能源消耗,消減污染物排放量。其主要任務是:改善城市環境,實施第一熱電廠關停。實施清水工程,綜合治理河道33條160公里,修建截污管道200公里;新建污水處理廠13座,新增日處理能力45萬噸,配套建設管網397公里,消除中心城區、濱海新區河道黑臭現象。
不斷擴大節能覆蓋面
為落實《綱要》目標,天津市將采取嚴格措施確保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市長黃興國在市政府第68次常務會議上強調指出,要強化目標考核,抓緊分解下達節能減排目標,建立嚴格責任制,切實抓好落實。要堅持工程減排與結構減排并舉,嚴格控制新增高能耗項目,牢牢把住關口,加大政策調控力度。要加快推進重點節能工程建設,加大節能技術開發、利用和推廣力度,積極推進地熱、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建設,實現因地制宜、多能互用。要加強公共建筑能源管理,大力推廣住宅節能技術,擴大節能減排工作的覆蓋面。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使節能降耗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十二五”期間,天津市將努力改善水環境,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嚴格污水排放標準和總量控制,開展地表水綜合治理,消除城市人口密集區水體黑臭現象。在保護大氣環境方面,推進小燃煤鍋爐并網改燃,建設無燃煤示范區,實施煙氣脫硫、脫硝和除塵工作,控制汽車尾氣污染,推行機動車排放國Ⅳ標準。建設垃圾收集和處理設施,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制度,全面提高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綱要》還提出,以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城市和國家低碳城市試點為契機,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將泰達、子牙、臨港、北疆、華明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向全社會推廣。發展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在化工、冶金、電子、醫藥、建材等領域,培育一批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建成20條具有較高水平、較大規模、行業特色突出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
倡導綠色消費和低碳生活方式,加強低碳技術研發和應用也是重要舉措之一。對燃煤總量實行嚴格控制,同時積極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十二五”末,力爭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3%。
天津市委、市政府把構筑生態宜居高地,實現“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作為總的目標任務,確定以3年為周期,滾動實施生態城市建設行動計劃。
建設生態城市,是實現天津城市定位,建設獨具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宜居城市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天津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天津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區縣、各部門要圍繞節能、減排、清水、綠化、凈化、循環利用等重點任務,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要圍繞生態城市建設3年行動計劃,制訂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到工程項目。各職能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生態城市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