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梁耀華)昨日,太原市城鄉管理委員會在太原市供熱全覆蓋和氣化太原方案調整(技術)論證會上表示,今年太原市擴網總建筑面積預計為1040萬平方米。兩至三年內,省城有望實現供熱全覆蓋。
今年擴網1000余萬平方米
記者在《太原市清潔環保型(綠色)供熱兩至三年全覆蓋實施方案(調整)》書中看到,該方案的實施范圍為到2015年的太原市建成區,東起東山煤礦、西至官地礦、南起姚村、北到上蘭村。
太原市城鄉管理委員會表示,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兩至三年內除現有熱源繼續進行擴網外,需新建其他的清潔環保型能源,可以新增熱源供熱能力為7950萬平方米,屆時集中供熱總能力為14953萬平方米,具備兩至三年內集中供熱全覆蓋的能力。
據了解,今年太原市擴網總建筑面積預計為1040萬平方米。嚴禁單獨設燃煤鍋爐房
太原市還將在兩至三年內完成太原市153個城中村的改造,同時完成集中供熱改造。
太原市規定:凡清潔環保型能源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采暖建筑,不得繼續使用分散燃煤鍋爐供熱;今后新開工建設的建筑必須采用清潔環保型能源供熱,嚴禁單獨建設燃煤鍋爐房供熱;接入集中供熱管網的新建建筑應達到民用建筑節能標準。新型供熱方式列入規劃中
在方案中,地源熱泵、電熱地膜技術、地熱電纜技術等三項新型供熱方式列入其中。
據了解,地源熱泵就是一種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既能供熱又能制冷的高效節能型環保空調系統。在冬季,把土壤和水中的熱量“取”出來,提高溫度后供給室內用于采暖;在夏季,把室內的熱量“取”出來,釋放到土壤和水中,并且常年能保證地下溫度的均衡。
電熱地膜供熱系統則是將電熱地膜鋪設在地面、墻面等水泥層內部,內部由20多種微量元素及幾種貴比黃金的稀土元素制成特殊油墨,通過特殊設備將其附著在聚酯薄膜中,通電后產生遠紅外線,利用建筑內部的頂面、地面、墻面及家具等實密物體,相互作用產生熱量,對室內空氣進行均勻加溫。
地熱電纜技術,是利用純電阻電路,靠發熱元件把電能轉化為熱能的一種技術。它的外觀與普通電纜一樣,安裝在房屋混凝土內,形成保溫地面和保溫墻,整個加熱系統由溫度自動調控器進行自動調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