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供熱事業已歷經50余年發展歷程。“十一五”期間,全市供熱面積從2005年的4.3億平方米,發展到2010年的6.3億平方米,供熱面積增長了1.47倍,城市熱化率已達到95%以上,成為全國最大的集中供熱城市。那么,供熱事業如何與節能減排聯系起來?帶著這個問題,記者在“2011年北京供熱節能與清潔能源產業博覽會”上專訪了北京華通熱力集團總裁趙長春。
“節能與發展新能源一樣重要”
記者:您在北京供熱節能與清潔能源高層論壇上一直強調中國實施合同能源管理的必要性,據我們了解,2002年,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國并未推廣開來,但您毅然開始推行供熱項目的合同能源管理,能談談您當時的考慮嗎?
趙長春:我個人一直認為節能與發展新能源一樣重要,這可能與我的經歷有關。我是沈陽人,小的時候我非常自豪,因為我們家附近是全國聞名的煤都——撫順,但隨著資源的大量開采與浪費,現在煤都已經空了,現在也只能發展旅游。我當時就在想,以這種資源耗費速度,人類可利用的資源能維持多久?所以我覺得節能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合同能源管理是70年代在西方發達國家開始發展起來一種基于市場運作的全新的節能新機制。節能服務公司與客戶簽訂合同,向客戶承諾實現一定的節能量,并首先出錢進行節能改造,項目實施后與客戶分享節能效益,收回投資及投資回報。其實質是用未來減少的能源費用支付節能改造的全部成本,最大的好處是減少了客戶技術與資金的風險。我個人比較熟悉供熱領域的相關情況,所以2002年華通熱力在北京地區首家推行供熱項目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供熱系統的節能改造不但為用戶節約了大量的資金,還使鍋爐運行壓力平穩,室內溫度舒適,鍋爐的運行時間得到均衡,提高了自動化程度,減輕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
記者:華通熱力集團在供熱合同能源管理方面有何創新之處?
趙長春:華通熱力在北京地區率先推出燃氣及煤改氣鍋爐房節能供熱的BOT模式。供熱的BOT模式指的是由投資方(產權方)委托節能供熱公司投資建設節能型鍋爐房(設備設施)并進行后期的運營管理,節能供熱公司通過實現節能運營效益來收回投資和投資收益。目前,BOT項目已達30多個,建成后供暖面積達900多萬平方米。供熱項目BOT節能運營的優勢有:保證了供熱項目的設計及施工質量;供熱節能設備設施一次性配置的經濟性;減少了開發商(產權方)的資金投入及后期服務壓力;在保證供熱質量的前提下節省了大量的能源消耗。
供熱系統節能潛力巨大
記者:供熱系統節能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趙長春:目前而言,我們都是從供熱系統存在的問題入手研究節能方案的。供熱系統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點:第一,水力失衡。據我們了解,有的小區溫差非常之大,比如頂樓室溫28度,底樓卻連18度還不到,這是典型的熱力失衡。水力平衡事先要有一個計算過程,其次,需要大量的調節員。現在華通集團一個項目就需要幾十位調節員。我們認為最佳的水力平衡狀態是,每棟樓每個房間根據熱量需求,垂直頂層跟底層溫差不能超過正負2度。因為要保證最低溫度達標,故而水力失衡會增加大量能耗。水力平衡后節省燃料10%-20%都是有可能的,甚至會更高。第二,沒有自動的調控系統,目前90%以上小區室內溫度是恒溫。自動調控系統是根據室外溫度的變化而調節溫度高低,比如寒流來了,室內溫度自動調高2度,室外陽光明媚自動調低2度。根據我們的測算,調控次數越多越細越節能。第三是設備狀態,鍋爐使用后不清洗將會結垢,100毫米的水垢有很明顯的隔熱效果,這樣就需要更多燃料、更長的時間去保持水溫,由此而來的就是大量能源的浪費。除了水垢問題外,現在很多鍋爐房的水泵參數都過大,我們曾做過一個項目,把70千瓦的水泵改成18千瓦。水泵調節合適了,水力調節問題也將得到改善。此外,系統的保溫能力與末端溫度控制問題也都能通過改造而得到改善。
記者:目前供熱系統有哪些技術?節能潛力分別為多大?
趙長春:目前華通熱力集團常用的節能技術有水力平衡調節技術、輸出熱量調控技術、煙氣余熱回收技術、分戶熱計量收費技術、供熱系統遠程監控系統。據我們當前的測算,水力平衡調節可節省燃料5%—15%、輸出熱量調控節省燃料10%—15%、煙氣余熱回收節省燃料5%—8%、綜合節氣量約為20%—38%。以我們做過的融科.橄欖城小區項目為例。融科.橄欖城小區一期、二期供暖面積為20萬平方米,采用2臺德國布德魯斯鍋爐供熱,分別由兩組板換為高區和低區供熱,北京華通興遠供熱節能有限公司于2007/08年供暖季,為鍋爐及系統做了節能改造,安裝了自己新研發的供熱節能控制系統HTXY-02/03,節能效果顯著,從2008年1月31日投入節能控制系統運行。在室內溫度保證在20℃的情況下,至2008年3月19日供暖季結束,僅49天,共節省燃氣19萬立方米,節省燃氣費37萬元。一個冬季即可節省燃氣費92萬元。經北京市節能環保服務中心檢測,其節氣率為35.01%。
“希望政策能落到實處”
記者:目前在供熱領域實施合同能源管理之時您有沒有遇到過什么困難?
趙長春:目前國家與地方都出臺了一系列利好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這其實是福音。以獎勵政策為例,北京市財政配套獎勵標準為260元/噸標準煤,加上中央財政獎勵標準240元/噸標準煤,北京市節能服務企業可享受財政獎勵標準為500元/噸標準煤。此外,“三免三減半”等都表示了國家對合同能源管理的支持。與政策的密集出臺相比,我們更希望政策全部都落至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