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報濟南消息(記者王善龍竇昊)目前省城的供熱能力已經大大增強,但依然有近一半的居民家沒有加入集中供暖。因此,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都有眾多市民想趕在供暖之前加入集中供暖。但記者近日從供熱部門了解到,濟南市民要想新加入集中供熱管網,必須先進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我們家所在的樓想加入集中供熱,樓棟的居民也基本都同意,但最后聯系到供熱企業后,對方卻要求先對我們的樓進行節能改造才能加入集中供熱,可以前別的樓加入集中供熱卻沒有這些要求,我們覺得有點不公平。”家住市中區的高大媽給記者打來電話說,她認為進行建筑節能改造又增加了他們入網的成本。“二次管網的費用,家中設備的費用,還有供暖的費用,一次投入可是不少,如果再算上節能改造,那我們要多分攤多少錢?”
為此,記者采訪了濟南熱電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進行節能改造的確是今年新增的政策。“根據山東省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供熱計量管理加快推進供熱計量改革的通知》以及《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供熱計量改革與既有節能改造的意見》,自2011年起,濟南市新入網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成為熱計量改革的必要條件。新入網用戶的用熱設施必須安裝供熱計量和溫控裝置,并統一由熱電企業進行購置安裝。”工作人員說,之所以由熱電企業進行購置安裝設備,是為了防止居民自行購置的設備質量參差不齊,供熱企業管理起來會存在很多困難。“同樣的設備,這個廠家的質量和參數可能就和另一廠家的存在出入,但這兩家可能都與我們供熱企業規定的參數等又不對等,這樣在維護、檢修過程中會產生不小的障礙,一旦出現問題不利居民用熱。”濟南熱電的工作人員說。
“熱計量裝置并非一塊表,而是一整套的溫控系統、數據上傳系統等等,其價格都有相關部門的規定可供參考。”濟南熱電的工作人員表示,盡管居民進行節能改造會多掏一部分的錢,但是從長遠來看,無論對于居民自己還是國家,節能都是一件劃算和必須的事情。“比如節能改造之后,最起碼這個房子的房價會升高了。房子更保溫了,只用一點熱量家中就能很暖和,最后算下來節省的用熱錢是可以與改造成本相抵甚至超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