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半夜都得起床添煤,費錢不說,小鍋爐供熱還不穩定。”65歲的王三牛是太原市萬柏林區南上莊的村民,今年太原市大力推進城中村集中供熱,全村2000多口人沒用自掏腰包就享受到了和高樓住戶一樣的溫暖。王三牛總結出集中供熱帶來的三個變化:“全天候的溫暖,少了煤煙味,街巷不再有煤渣子。”
南上莊村民說,現在一噸煤要七八百元,一間15平方米的房子燒小鍋爐取暖近400元,使用集中供熱后,按每平方米3.6元算,約270元,能省100多元錢。
“過去每到采暖季節,我不敢在院子里掛衣服,要不衣服上會落下一層煤灰。”太原市狄村一位居民說。一些村民說,用小鍋爐取暖,每到傍晚城中村小煙囪開始冒煙,天空像扣著一個鍋蓋,灰蒙蒙一片。據了解,以前太原城中村的數量有60多個,約有小鍋爐2萬臺,每年冬季煙塵排放量占太原市冬季煙塵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小鍋爐成了污染空氣的“元兇”。受城中村點多面廣、管網改造難等因素制約,城中村實施集中供熱并非易事。
近年來,太原市把冬季取暖和環保工作作為“老百姓最大的民生”,把消滅城中村小鍋爐視為改善太原市冬季大氣污染的攻堅工程加以實施。
今年初,太原市提出大力推進集中供熱工程,加快熱源、熱網建設,用2年到3年時間實現集中供熱全覆蓋。一年來,太原市共取消供熱區域內燃煤鍋爐房75座,太原市熱力公司等部門重點加大了城中村供熱改造力度,取代城中村小鍋爐932臺。
太原市攻堅小鍋爐和小煙囪,讓更多人看到了希望。太原市萬柏林區新莊村村民李春生說:“哪怕是多花幾個錢,我們也想用上集中供暖。聽說村里明年要改造管網采用集中供熱,以后再來村子就看不到小煙囪冒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