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北方工作的南方人,春節回家都有一個非常深切的感受:冷。我國南北供暖的分界線是秦嶺-隴海線,隨著近些年氣候的變化,許多南方城市的居民愈發感受到沒有暖氣的冬天十分難熬。
近年來,不少南方城市開始討論南方地區集中供暖的可能性。在2010年的湖南省兩會上,湖南省人大代表吳和枝提交了南方地區集中供暖的建議。在今年貴州省政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聶坤琪委員也提交了貴陽市居民集中供暖的建議。
目前南方地區居民主要使用煤炭、電及燃氣為住所供暖。但這樣的分散式供暖效率較低,也存在安全方面的隱患。特別是用空調、電暖氣等電器取暖不僅費用較高,而且也是對資源的浪費。有專家指出,在熱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中,有50%都被損耗掉;而用電取暖,相當于再將電能轉化回熱能,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比較低的。
若改為集中供熱,不僅可以使用天然氣、地熱、核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來供熱,還可以將城市熱電廠提供的熱水、蒸汽等加以利用,不僅能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效率,還能節約下不少電力資源。根據聶坤琪對目前貴陽居民冬季用電量的估算,集中供暖后貴陽每年冬季至少可節電3億千瓦時以上,市民也可少付30%以上的取暖費。
現在,在南方城市也已經出現了一些小范圍的集中供熱。湖北宜昌的一些住宅小區通過“冷暖熱水聯供、分戶計量”的模式,在讓居民度過溫暖的冬天的同時,也避免了傳統方式集中供熱容易造成的“被供暖”的問題,受到了較多關注。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氣候的變化,人們在冬天里對于供暖的需求將會更加迫切。南方城市的管理者不妨盡早著手制定集中供暖的相關規劃,用更小的環境代價和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為居民們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的冬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