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東亮
市市政市容委昨天透露,今明兩年,全市1.5億平方米既有節能建筑將改按熱計量收費,用戶節約用熱,供熱單位將退還節約部分的熱費。本市供熱計量價格確定在每千瓦時0.16元。
今年改造8500萬平方米
冬季供熱采暖每年消耗全市約20%的能源,是節能減排的重點領域。從今年起,全市將用兩年時間為1.5億平方米建筑安裝熱計量裝置。市市政市容委供熱辦調研員赫迎秋表示,今年全市各區縣將有8500萬平方米符合節能要求的既有建筑改按熱計量收費,新建建筑全部實施熱計量收費。明年全市將完成6500萬平方米建筑熱計量改造。
據介紹,實施熱計量收費的住宅樓應為1998年以后設計建造的節能建筑;房屋的外墻、屋頂、外窗等進行了節能保溫;建筑物耗熱指標在每平方米20瓦以下;每戶供熱采暖系統相對獨立,用戶可自行調節室溫。供熱部門將統一安裝熱計量裝置,不向用戶收費。對不具備條件的既有住宅樓,建設主管部門將在節能改造的同時進行熱計量改造。
按熱計量收費不僅可以促進市民行為節能,還可以滿足多樣化的供熱需求。通州區古韻新居小區王先生家,去年完成熱計量改造,今冬他將室溫調至24℃。“家里有小孩兒怕冷,所以溫度調得高了點兒。”他告訴記者,春節去外地探親時,家里的溫度調低到14℃。
節熱用戶將首獲退費
實施熱計量收費后,居民住宅采暖收費將分為基本熱價和計量熱價兩部分。基本熱價按房屋建筑面積計算,市政供熱網覆蓋用戶為每平方米12元,燃氣、燃油和電鍋爐供暖用戶為每平方米18元,燃煤鍋爐供暖用戶為每平方米7元。計量熱價統一為每千瓦時0.16元。
目前本市供熱計量實施“樓棟計量、按戶分攤”的模式,計量整個單元或樓棟消耗的熱能再按戶分攤,不直接按每戶實際使用的熱能計費。由于住在朝向背陰面和樓棟把邊的用戶會消耗更多的熱能,采用這種分攤方式更公平。
通州新城供熱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熱計量收費的用戶須在采暖季開始前按面積預交熱費,采暖季結束后,按用熱量和熱計量收費價格計算熱費。計算熱費低于預交熱費時,供熱單位將向用戶退還多交的熱費;計算熱費多于預交熱費的,用戶暫不補交熱費。
大窗房不節能或退出京城
打破熱費“大鍋飯”,熱費與用熱量掛鉤,無疑將影響樓市走向。赫迎秋認為,未來市民會更多地選擇節能的房子。出于采光、美觀等考慮,很多設計師喜歡為住宅樓裝上超大窗、落地窗,這種設計令房屋保溫性能大打折扣。專家預計,這種設計方案將逐步退出北京。
此外,北向戶型耗熱量也會比南向、居中的戶型高,把邊、頂層、底層戶型的耗熱量一般也會比中間層高。按熱計量收費后,市民在購房時將更多考慮長期使用成本,慎重挑選戶型。
專家提醒用戶,除了戶型等固定因素外,行為節能也很重要。例如,長期無人在家調低溫度,減少開窗通風時間,封堵好空調孔等漏風處,不包暖氣、不在暖氣上晾曬衣物、不破壞外墻保溫層等都可以節約用熱。
空置房關暖氣須保持14℃
熱能存在傳導性,空置房關閉暖氣將增加相鄰住戶的熱量消耗。不少市民都對冬季鄰居關暖氣十分不滿。市市政市容委表示,本市實施按計量收費后,無論是否關閉暖氣,基本熱價均照常收取。市民空置房屋不得完全切斷暖氣系統,室溫須保持在14℃以上。
赫迎秋說,用戶須在14℃至22℃之間調節室溫,如設定溫度過低,需正常采暖時升溫十分緩慢,還會影響鄰戶采暖。如果溫度設定過高,未來將可能增加熱費支出。
本市正在熱計量試點小區進行大規模的數據測算,理清從熱源到用戶端之間的供熱損耗,并將要求供熱單位采取措施減少熱能在輸送環節的浪費。
熱計量改革·目標
第一階段(2010年)
新建建筑和已完成節能改造并具備供熱計量條件的既有建筑實行供熱計量收費。
第二階段(2011年)
啟動既有三步節能居住建筑(2004年7月以后設計建筑的居住建筑)供熱計量改造,實行供熱計量收費。
第三階段(2012年)
完成三步節能居住建筑供熱計量改造,實行供熱計量收費。
第四階段(2013—2015年)
基本完成既有二步節能居住建筑(1998年7月以后設計建設的居住建筑)供熱計量改造,實行供熱計量收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