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治理PM2.5,一項措施是將供熱方式從燒煤改為燒天然氣。京能集團董事長陸海軍昨天透露,北京四大燃氣熱電中心之一的北京西南熱電中心正在加緊建設,今年底可實現供暖,新增供熱能力1200萬平方米,從而取代部分燃煤鍋爐。
鍋爐“站立”節省用地1/3
西南熱電中心地處四環路內,這樣的地段寸土寸金。“打下一顆鉚釘都要掂量掂量。”西南熱電中心北京京橋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安振源笑言,5.2公頃的土地上,建最先進的燃氣熱電中心,光是總體布局方案,就來回討論修改20多稿,最終形成了用地最省,流程最佳的布局方案。
余熱鍋爐是占地巨無霸,西南熱電中心一改臥式傳統,讓鍋爐“站”起來,光這一項,就節省了1/3的土地。立起的鍋爐和煙囪足足有70米高,檢修會不會成問題?“這個放心,設計之初就設有檢修層,針對鍋爐的不同部位都能很方便地檢修維護。”西南熱電中心機務專業工程師崔景生說。
“變壓器和機力通風冷卻塔距離過近,只能采取地下布置。光地下布置一項,投資就增加了2000萬元。”崔景生說,這也是發電企業中第一個將變壓器入地的工程。想盡辦法摳出來的土地將全部用于綠化。
余熱鍋爐“上天”,變壓器入地,盡可能節省每一寸土地。“按照建設部用地標準,西南熱電中心相當于節約了50%的土地。”安振源說。
噪音指標低于馬路車輛
傳統電廠建設的噪音標準是60分貝,西南熱電中心要把廠界噪音控制在45分貝。這也將是北京市第一個執行如此嚴格噪音控制標準的熱電中心。
“45分貝,意味著啥?就是比廠區外草橋東路上過往車輛的噪音還要低。”崔景生笑著點頭說。
降噪是工程最重要的內容,西南熱電中心通過外護板、水泥板和多孔吸音板,為余熱鍋爐設置了7道降噪措施。
不止如此,西南熱電中心將辦公樓與隔音墻合為一體,增加了隔音效果。如今,一棟30多米高的辦公樓正好將主廠區圍在中央。
燃氣熱電中心,主要環保任務是脫硝,限制氮氧化物的排放。崔景生介紹,現在限制氮氧化物國家標準是每立方米100毫克,西南熱電中心可以達到20毫克,遠遠低于國家限制標準。
北京市分析PM2.5來源發現,煤炭燃燒排放占16.7%,解決措施就是“煤改氣”,2015年前,北京集中供熱的四大熱電中心將實現“煤改氣”,小鍋爐也要“煤改氣”。“西南熱電中心建成,將可取代燃煤小鍋爐,緩解環境壓力。”安振源說。
熱效率比常規燃煤提升1倍
實行“煤改氣”,一方面可以減排污染物,另一方面將大大提高熱效率。
常規的燃煤機組熱效率40%多,西南熱電中心的燃氣機組在供熱工況時熱效率可達到88.3%,效率提升了1倍。除了聯合循環燃氣機組比燃煤機組熱效率高,余熱回收的節能措施也功不可沒。西南熱電中心在煙道尾部加裝了煙氣換熱器,將余熱回收,用于市政供熱,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西南熱電中心不與民爭水,工業用水全部使用城市中水。”安振源表示,今年底西南熱電中心供熱后,將新增供熱能力1200萬平方米,主要為麗澤金融商務區提供熱源。
西南熱電中心的北面,還預留出一片土地。安振源表示,根據南城的實際需要,西南熱電中心還可以擴容,提供更多的清潔能源。
“十二五”末,北京市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全部建成后,現有三個燃煤熱電廠將全部關停。屆時本市將新增燃氣電力裝機600萬千瓦,新增燃氣供熱面積8400萬平方米,關停燃煤電力裝機200萬千瓦,替代燃煤供熱面積6000萬平方米,可凈減少二氧化硫年排放5700噸,凈減少氮氧化物年排放15000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