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集中供暖與城市熱網集中供暖模式之比較
內容摘要:無法集中供暖一直成為政府、社會和供熱公司的困局,政府專門成立一個供熱辦公室協調解決供暖問題,但是仍然無法走出困境。怎么辦?“送溫暖”集中供暖全國連鎖和其提供的供暖設備解決了這個難題!
在我國664個設市的城市中,只有280個城市有集中供熱設施,尚不足一半,并且基本上都是采用集團式集中供熱的模式。其中在主流城市中的覆蓋率不足50%,二線城市集中供暖的覆蓋率更低。如何解決集中供暖的問題,將溫暖送到每家每戶,是每個人都十分關心的問題。
我國從70年代后期開始集中供暖,采用“大鍋爐、高投資、大煙囪、長網管”的集團式集中供熱模式,帶來了耗資巨大、高污染、損耗嚴重、收費困難、供需矛盾激化等等諸多弊端。集團式集中供熱因計劃經濟的體制約束,越來越背離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和群眾的意愿。
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新型集中供熱模式——“分散式集中供熱”應運而生,打破了中國城市熱網集中供暖的困境。中創盛業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工程師為我們迎來集中供暖的新時代!
“分散式集中供熱”與集團式集中供熱相比,將之前一個城鎮一個供熱中心的模式,因地制宜的以居民小區、獨棟樓宇等若干個小區域為熱源點,建立“送溫暖”集中供熱全國連鎖,采用“送溫暖”供熱機組,提高供熱效率、方便、節能、環保。
從技術層面來說,“分散式集中供熱模式”,利用高科技研發成果——“送溫暖”供熱機組,采用空氣加熱以及超導瓷、超導砂等專利技術。不需要長網管、高煙囪、大鍋爐的熱電廠,只要直接對接建筑物的集中供暖、供熱管道:通過散熱器片、風機盤管、地暖盤管、風幕機等來釋放、散發出熱量,達到供暖、供熱的效果。
節能:利用超導瓷、超導砂和空氣源瀠射加熱技術,使150KW的機組保證5000平米的供熱。在達到國家標準新材料建造的住宅,每個房間密閉且高度不超過三米、周邊都在供暖,保持室溫18度以上的情況下,平均耗電量每月每平米3~6度。在新疆、內蒙古等極寒地區,平均耗電量每月每平米8~10度。
簡單:不需要鋪設管道;不需改造大量的基礎設施;不需要建熱電廠;不需聘請人員管理,設置好之后自動運行。
環保:利用電能,通過空氣加熱技術,完全取代燃煤鍋爐、燃油鍋爐。零排放、零污染。
穩定:不受最低溫度的影響,在零下60度的極寒地區,都可以正常運行,基本不受溫度的影響。
從運營層面來說,“分散式集中供熱”模式,通過小區域熱源點,依托“送溫暖”集中供熱全國連鎖,具備強大的市場可操作性。
第一,按照當地供熱公司的標準,收取該樓房的接頭費。一般地區每平米收費50元,有的地區接頭費每平米高達100元以上。
第二,按照當地的標準收取采暖費。目前一般城市的取暖費大約是每平米26元左右,而使用該設備的費用,每平米成本大約在9元到12元左右。
第三,對于集中供暖,各地政府都有補貼。多的每平米補貼十六七元,少的十元左右。還可使用“削峰添谷”的峰谷電價,省電又省錢。
加盟“送溫暖”集中供熱全國連鎖,可以收取接頭費、采暖費和政府補貼,收益非常可觀,而且是可以做一輩子的生意。同時幫助社會和政府解決了供暖難題,也解決了環保、節能、清潔能源問題。一舉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