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住宅具有更好的保溫性,在北方冬季采暖期間,可節約大量采暖費用,同時又可以減少燃煤、燃油的污染排放。在經濟上和環保上都具有極高的價值。
近日,中央財政下撥北方住宅節能改造資金17億元,用于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加上之前預撥的36億元,2012年撥付資金達53億元。據悉,從2007年至今,中央財政已累計下撥資金180億元(人民日報)。
北方百姓聽到這個消息,本應該高興。但實際上,居住節能住宅的北方百姓在經濟上并沒有受益。
相比普通住宅,節能住宅成本要高出很多,導致房屋最終售價也比較高,但通過每年采暖費用的降低,使用一定年限后,總體費用會低于普通住宅。
現行的采暖費用,絕大多數都是按面積收費。每平方米的收費價格由各地區政府部門統一測算并公布,業主按房屋面積交費。也就是說,業主每年交的采暖費,只與房屋面積有關,與是不是節能住宅根本無關。無論你家的房屋一冬天實際消耗了多少燃煤,交的錢都是一樣的。“節能”的受益者,只有供熱公司。
而節能住宅比普通住宅高出的建設成本,即在房屋售價上高出的部分,全都由業主承擔了。開發商和供熱公司都不需要承擔。這就導致北方百姓對節能住宅熱情完全來自于環保意識。在高房價已經令百姓不堪忍受的今天,真正愿意付出更多的血汗錢來購買只環保不省錢的節能住宅的人,又能有多少呢?
既然百姓不愿意花高價錢買節能住宅,開發商當然也不會去建設,畢竟在市場經濟中企業是要以利益最大化為前提的,這一點,沒有必要指責開發商。
解決的辦法部分城市已經在實行,就是實行“分戶計量”,“按流量計費”。但這僅在少數城市的少數住宅中實行,遠沒有推廣。在多數省市,熱衷的節能改造內容,僅停留在“分戶計量”。這樣做的熱情的在于“分戶計量”改造后,供熱公司對不交取暖費的用戶可單戶停止供熱,從而保證交費用戶的正當權益,減少交費用戶的投訴、上訪,更能減少因對不交費用戶也要供熱給供熱公司造成的損失。
推廣節能住宅,無疑是件利國利民、造福子孫后代的好事,也是國家和我們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家在這方面的投資越多,百姓越高興。但是,讓更多的企業和個人有足夠的熱情主動、自覺地參與到環保中來,還需要科學的管理機制,才能讓投入的每一分錢都發揮出最大的效能。這正是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需要做的,也是人民群眾熱切盼望的。
(文/銀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