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網北京3月27日訊(記者 王玲)記者日前從北京市住宅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該公司承擔的朝陽區(qū)4000萬平方米住宅熱計量改造目前進展順利,前期節(jié)能改造調查初步完成。
目前,北京市的供熱能耗占全市社會能耗總量的20%左右,占全市建筑能耗的50%左右,節(jié)能潛力巨大。因此北京市從“十二五”開始,將徹底打破供暖收費“大鍋飯”模式,從按面積收費改為按熱計量收費。
據介紹,從1998年北京市實施居住建筑二步節(jié)能以來的建筑屬于既有節(jié)能居住建筑,在系統(tǒng)形式的建設上均已具備熱計量或熱分攤的條件,只是沒有安裝裝置。這部分建筑只需進行熱計量改造,合計面積大約有1.5億平米。
2011年北京市開始啟動熱計量改造,2012年全市將完成8500萬平米,2013年將完成6500萬平米。改造完成后將大面積推廣熱計量收費。
北京市共有7家設計單位承擔了此次節(jié)能改造的技術咨詢服務工作,北京市住宅建筑設計研究院負責朝陽區(qū)內所有項目,占北京市總熱計量改造規(guī)模的四分之一,總計約4000萬平方米。
熱計量改造的主要內容包括每戶加裝熱量分攤裝置,溫控裝置,計量上傳裝置;樓棟熱力入口加裝樓棟熱計量表;小區(qū)外網進行水力平衡改造;熱源加裝熱計量總表并進行節(jié)能改造。
承接如此大規(guī)模的項目,在北京市住宅建筑設計研究院還是第一次。從今年2月6日到3月16日,院里所有設備專業(yè)設計師在一個多月時間里跑遍了朝陽區(qū)39個街道辦事處,調研了196個鍋爐房和換熱站,收集整理了1261棟樓的節(jié)能改造項目基礎數據,為下一步篩選合格項目,確定改造的技術方案和最終的既有建筑采暖節(jié)能改造奠定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