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全國2012年北方采暖地區供熱計量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今年供熱計量改革及建筑節能改造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認清形勢、堅定信心,努力克服改革中存在的觀念、體制等障礙,強化認識、強化目標、強化措施,加快推動供熱計量改革和建筑節能改造工作,堅決取消按面積收費形式,全面推行計量收費,保質保量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
可以看出,此番對企業的要求更為嚴格:要求各地在推進供熱計量收費工作過程中,要將供熱政策性虧損補貼改為供熱計量獎補資金,對于不搞供熱計量的供熱企業,不再發放補貼,要求各地嚴格落實供熱企業主體責任,制定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供熱企業選表、安裝、收費銜接細則及資金管理辦法,完善計量熱價和管理辦法。
推進供熱計量改革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如果扎實開展好這項工作,全國在“十二五”期間至少可節約2億噸標準煤,減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是最直接、最有效、成本最低的節能減排措施。供熱計量改革雖前路漫漫,卻也在逐步地推進中。
我們應該堅定信心,勇于突破阻力。政府應再加大力度,比如設立專項公共維修基金,讓開發商繳納部分維修基金或押金等,保證設備質量。同時,可借鑒某些城市的做法,要求開發商將設備采購費用上交政府,由政府統一采購等。國家應該做好政策和結構的引導,不斷提高企業和用戶的參與度。企業也應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不斷改進技術,不要讓供熱計量改造形同虛設,共同推進供熱計量改造的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