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中國反對與所謂“土地所有者”簽訂了購買“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中三個島的合同。中國政府派出海監船抵達釣魚島外圍海域,據悉已制定相關行動計劃,將視情展開維權行動。窺探中日釣魚島爭端,能源供需矛盾不得不提。
能源貧乏的日本在憂患意識下擁有了最強的節能技術,能源利用效率居世界最高水平。中國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國之一,但是卻長期陶醉于“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的自贊,社會對能源環境問題的意識卻近乎于麻木。面對這樣的局面,日本采取的一系列節能降耗的措施對我國解決目前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就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政府積極引導、支持節能降耗運動
日本節能降耗積極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這是因為企業雖然是市場經濟中的主體,但由于“市場缺陷”或“市場失靈”現象時有發生,存在著外部經濟性。所以,在經濟運行中,政府必須提供若干條件來克服這些市場的缺陷,這就是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
從經濟學角度解釋,外部性可以解釋環境污染,所以,在節能降耗中引導作用必須由政府積極發揮。
日本政府對節能降耗工作實行集中統一管理,確立明確目標,建立了健全的機構,法律確定其管理體制,主要由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統一管理全國節能降耗工作,地方政府設立相應的機構負責管理地方上的節能降耗工作。總的來說,日本政府的節能降耗政策主要依靠限制、服務、鼓勵的三個手段。日本政府節能降耗的具體工作包括:一、制定《節能法》、“領跑者制度”的行業標準等來規定限制社會各行業進行節能降耗,規范和限制相關行業的發展方向;二、搞“節能日、節能月"等活動開展節能降耗教育,這樣使得節能產品標識體系得以建立,各樣的服務信息也豐富了,被提供出來,塑造了節能降耗的社會環境,最大限度的降低企業和個人節能的社會成本;三、大力鼓勵節能產品生產和節能活動的進行。主要通過制定財政政策,包括低息貸款、財政補貼、特別折舊等方式對節能降耗進行鼓勵。
利用市場機制開展節能降耗
日本政府很重視市場機制在節能降耗中的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市場機制在節能降耗中基礎作用的發揮。市場機制在節能降耗中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作用。首先是通過價格政策激勵市場節能降耗。建立正確的資源能源價格形成機制,這種機制能夠使資源稀缺度和環境治理成本反應出來,使產品價格中既能體現資源消耗又能體現污染治理的成本,內部化處理節能及環境治理成本。其次,通過制定稅收政策引導經濟主體進行節能降耗。對符合條件企業進行減免稅收等政策優惠,這些符合條件的企業包括那些節能降耗有所效果且治理環境污染等成績顯著的企業。建立完善資源環境稅,按照使用者付費的原則由使用者付稅,在一定程度了減少了資源能源的浪費;完善機制,使生態補償成為制度,按照生態補償的原則運用財政轉移支付。第三,完善投融資機制,使對節能降耗與環境保護投入加大,使政府與企業共同投入、融資的社會多元化投融資機制更加完善。第四,發展節能產業也注重了市場機制的作用。
企業采取節能降耗的措施
從企業自身來看,進行節能降耗對于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這就促使企業全力配合日本政府提出的節能降耗政策。第一次石油危機給日本相關產業帶來了嚴重的危害,但是不可否認這場石油危機是日本節能降耗的杠桿,從此日本實現了持續的節能降耗,并且越做越好。日本企業利用在節能技術和產品上的優勢,使日本產業界的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強,在一些領域上,在國際市場中處于領先地位。
好的管理和技術進步是提高生產水平的推動器,企業從利潤最大化的角度出發,不斷管理和技術的水平不斷提高,提高生產效率,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有利地位。由于在沒有政府引導下,企業因為無利可圖不會注重節能環保,如企業單獨對節能降耗增加投入,通常都會增加相應的成本,產品價格也隨之上升,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也降低了利潤。雖然企業是贏利性組織,經濟效益是首要的,但是企業是在社會中才存在的,還具有社會性,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也是企業必須要承擔的。企業認為采取節能環保措施會使其生產經營成本增加,增加企業負擔,企業的競爭力也會遭到削弱,這是短視的看法。這對企業的發展極為不利,企業將會付出更大的資源與環境成本,降低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甚至被市場淘汰。所以,外部的推動因素對于企業主動采取節能降耗的措施是極為重要的。節能降耗不僅僅是節能技術水平的提高,對思維上的提升有著更高的要求,促使企業節能降耗,不僅要提高企業決策者的節能環保意識,更要對企業形成有利的外部環境,使企業積極配合該項工作全社會共同節能降耗。日本產業界在發展中全力配合企業的節能降耗策略,日本節能降耗有效開展的重要保證就是政府的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