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繼續通過產業規劃、稅收調控等措施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并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全國工業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近日,北京和利時公司一舉中標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儀器控制系統的設計和生產,這是我國自主技術第一次進入核電裝備的“神經中樞”。
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公司執行副總裁 孫強毅:這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技術對這個領域的壟斷,降低了核電站的建設成本。
從一家不起眼的研究所成長為國內最大的自動控制系統制造商,給予“和利時”一雙自主創新翅膀的正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對高端技術開發的持續投入。十一五期間,國家安排108億元,建設了中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十幾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實了54項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的配套措施;今年全國有三分之二的省級財政科技投入增幅高出收入增幅5個百分點左右。
近日,北京和利時公司一舉中標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儀器控制系統的設計和生產,這是我國自主技術第一次進入核電裝備的“神經中樞”。
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公司執行副總裁 孫強毅:這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技術對這個領域的壟斷,降低了核電站的建設成本。
從一家不起眼的研究所成長為國內最大的自動控制系統制造商,給予“和利時”一雙自主創新翅膀的正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對高端技術開發的持續投入。十一五期間,國家安排108億元,建設了中科院科技創新工程等十幾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實了54項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的配套措施;今年全國有三分之二的省級財政科技投入增幅高出收入增幅5個百分點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