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3日9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曉強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培育發展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與網民在線交流。其在交流時表示,“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出臺后,國家還會再出臺一系列配套措施和實施意見(包括財稅、投融資、技術創新等)來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張曉強稱“我國確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7大領域,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產業不僅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且是第一位的,緣于“在中國,因為前些年快速的工業化、城鎮化,大量的消耗資源,環境負面影響很大。”
并稱在節能領域,新的節能產品比傳統產品貴一些,但是長期來看它的綜合效果可能很好,現在就會采取給一部分補貼,甚至是免費發放一部分節能燈具來加大對市場的培育。
張曉強表示,在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由于“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發展速度比工業的平均增長速度高很多”,對進一步緩解經濟下行的壓力會有好處。并且像節能環保、生物技術、新能源等市場需求都是非常巨大的,正好可以契合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所依靠的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的擴大。
張曉強還透露,目前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都在抓緊制訂并不斷出臺若干實施細則來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到2015年力爭使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的比重從2010年的不到4%,達到8%左右,到2020年這個比例爭取達到15%,使它真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推動力量。
“這些配套措施和辦法主要圍繞財稅、投融資扶持、技術創新、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培養引進以及市場環境培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境改革等方面開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