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交流,共謀發展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副理事長 陸廷杰 在自動化企業杭州高峰會上的講話
各位代表,企業家朋友們:
一年前,在北京舉辦第十三屆MICONEX期間,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組織了一次企業高管沙龍活動。盡管活動取得不少收獲,但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專題演講過多,留給企業家們交流的機會太少;二是來自不同專業和類型的企業家,關注點和興趣各異,交流有困難。不少企業家建議,今后應當組織同一專業領域企業的高層交流。在同一專業,雖有競爭的一面,但更有合作和協調的機會和可能。ABB張總曾向我們建議說:下面的業務員可以競爭得頭破血流,但高層的交流,卻可以相得益彰。這次選擇工業自動化知名企業舉行杭州峰會是因為它在儀器儀表全行業中產值占有41%的最大比例。這次峰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和浙江中控公司聯合舉辦,浙江中控為此作了精心的籌備,花費了不少人力和財力,為此,我們表示衷心地感謝。
我國正在制定2020年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我會受科技部和中國科協的委托,亦正在進行“2006年至2020年儀器儀表和測量控制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和提出建議。未來10至2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也是科技發展的機遇期,我們常說儀器儀表和測量控制的科技與產品是工業生產的倍增器,是科學研究的先行官,是軍事上的戰斗力,是“物化法官”,是信息產業的源頭和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我們的規劃,不能離開國家和世界的大環境。國家提出規劃內容要做到三個“緊密結合”,即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必須與國家安全緊密結合,必須與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我國面臨的大環境是什么樣的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水平和綜合國力明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由溫飽逐步進入小康,但我國仍處于初級階段。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量雖已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GDP還不到1000美元,2002年我國GDP已突破10萬億元,占世界GDP總量的3.5%左右,相當于美國GDP的10%。國家提出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要實現“翻兩番”,離開科技的強力支撐,離開儀器儀表和測量控制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不可能的。更何況,隨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產品結構、能源供應、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對經濟增長的約束力也越來越強。比如能源方面,2002年我國共進口原油7100萬噸,占我國石油供應的30%,按此速度到2005年,我國石油進口量將達到50%以上。儀器儀表和測量控制領域是屬于高新技術產業,我國所有高新技術產業的工業產值從1991年的3000億元增加到2001年的17,000億元,平均年增長20%以上,2001年企業研究與發展(R&D)投入已占全社會的60%,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科技實力存在許多差距,科技競爭力還比較弱。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02年度《世界競爭力報告》顯示,在參評的49個國家中,我國的綜合競爭力排在第31位,科技競爭力排24位,還有學者根據科技投入與產出,科學突破能力和對世界科學的貢獻等因素考慮,把世界各國的科學水平劃分為“科學核心國”、“科學強國”、“科學大國”、“科學邊緣國家”和“科學不發達國家”五個層次。我國和印度、巴西等被劃入第四個層次,既“科學邊緣國家”。目前我國研究與發展經費總量,不到韓國的一半,只有美國的二十五分之一。所以這次制定2020年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要“國家需求牽引,項目發展推動”,有所為,有所不為,發展重點,迎頭趕上。這次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戰略研究分四個部分,即:一、科技發展的宏觀戰略問題研究;二、科技發展的重大任務研究;三、科技發展的投入與政策環境研究;四、重大科技專項研究,共設20個專題。
我們初步研究一下,儀器儀表與測量控制科技與十個專題有密切關系,包括:1,制造業發展;2,農業;3,能源、資源與海洋發展;4,交通;5,現代服務業發展;6,人口與健康;7,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8,城市發展與城鎮化;9,戰略高技術與高新技術產業化;10,科技條件平臺與基礎設施建設等十個方面。我學會有利的條件是,我會名譽理事長王大珩院士是總體戰略顧問組21個成員之一,金國藩院士是專題10,科技條件平臺的成員之一,還有其他儀器儀表和測量控制方面的科學家也參與到了有關專題研究。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準備寫出一份總的“2006—2020儀器儀表和測量控制科學技術規劃建議書”供全行業參考討論,已有33位科學家或企業家寫出了建議。另外上述十個專題分別寫出建議書,請王大珩院士批注后,分別送給十個專題組的組長,希望納入他們二萬字的研究報告中。關于重大科技專項研究,目前已有“大飛機”、“登月工程”等,將根據成熟一個,論證一個的原則開展。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方面,我們想爭取提出兩個:一個重大工程測量控制系統的集成科學技術或者大系統集成科學技術,另一個是信息獲取的傳感科學技術。以上僅是我們初步的設想,請企業家們多提建議和參與,并給予各方面的支持。
今年我國的經濟出奇的好,SARS并沒有給我們帶來嚴重影響,據有關人士告訴我們,今年鋼產量能達到二億噸,蘇州計委告訴我們一個民營企業家在他們地區投資建500萬噸鋼的工廠,華西村今年鋼產量500萬噸;電力規劃院的同志說,他們平均每月要評審40個電廠項目,并且以60萬千瓦機組為主。當然,經濟是否過熱是經濟學家們討論的問題,這樣的經濟形勢對儀器儀表行業當然是好事,但我聽華北電力設計院的同志說某外國公司對60萬千瓦機組6千點的DCS系統投標報價僅400萬人民幣,現在電廠是主機價格一升再升,而儀器儀表控制系統價格是一降再降,這是很不正常的,所以,我們這次組織的企業家峰會,能否就合作,協調,發展等方面做些討論和探討。
許多企業家提出峰會最好每年召開一次,每次就一、二天。這是很好的建議,只要大家提出要求,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都會滿腔熱忱的為企業服務。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名譽副理事長 陸廷杰 在自動化企業杭州高峰會上的講話
各位代表,企業家朋友們:
一年前,在北京舉辦第十三屆MICONEX期間,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組織了一次企業高管沙龍活動。盡管活動取得不少收獲,但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專題演講過多,留給企業家們交流的機會太少;二是來自不同專業和類型的企業家,關注點和興趣各異,交流有困難。不少企業家建議,今后應當組織同一專業領域企業的高層交流。在同一專業,雖有競爭的一面,但更有合作和協調的機會和可能。ABB張總曾向我們建議說:下面的業務員可以競爭得頭破血流,但高層的交流,卻可以相得益彰。這次選擇工業自動化知名企業舉行杭州峰會是因為它在儀器儀表全行業中產值占有41%的最大比例。這次峰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和浙江中控公司聯合舉辦,浙江中控為此作了精心的籌備,花費了不少人力和財力,為此,我們表示衷心地感謝。
我國正在制定2020年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我會受科技部和中國科協的委托,亦正在進行“2006年至2020年儀器儀表和測量控制科學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和提出建議。未來10至2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也是科技發展的機遇期,我們常說儀器儀表和測量控制的科技與產品是工業生產的倍增器,是科學研究的先行官,是軍事上的戰斗力,是“物化法官”,是信息產業的源頭和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我們的規劃,不能離開國家和世界的大環境。國家提出規劃內容要做到三個“緊密結合”,即必須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必須與國家安全緊密結合,必須與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我國面臨的大環境是什么樣的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水平和綜合國力明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由溫飽逐步進入小康,但我國仍處于初級階段。我們國家的經濟總量雖已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GDP還不到1000美元,2002年我國GDP已突破10萬億元,占世界GDP總量的3.5%左右,相當于美國GDP的10%。國家提出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要實現“翻兩番”,離開科技的強力支撐,離開儀器儀表和測量控制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不可能的。更何況,隨著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產品結構、能源供應、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對經濟增長的約束力也越來越強。比如能源方面,2002年我國共進口原油7100萬噸,占我國石油供應的30%,按此速度到2005年,我國石油進口量將達到50%以上。儀器儀表和測量控制領域是屬于高新技術產業,我國所有高新技術產業的工業產值從1991年的3000億元增加到2001年的17,000億元,平均年增長20%以上,2001年企業研究與發展(R&D)投入已占全社會的60%,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科技實力存在許多差距,科技競爭力還比較弱。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2002年度《世界競爭力報告》顯示,在參評的49個國家中,我國的綜合競爭力排在第31位,科技競爭力排24位,還有學者根據科技投入與產出,科學突破能力和對世界科學的貢獻等因素考慮,把世界各國的科學水平劃分為“科學核心國”、“科學強國”、“科學大國”、“科學邊緣國家”和“科學不發達國家”五個層次。我國和印度、巴西等被劃入第四個層次,既“科學邊緣國家”。目前我國研究與發展經費總量,不到韓國的一半,只有美國的二十五分之一。所以這次制定2020年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要“國家需求牽引,項目發展推動”,有所為,有所不為,發展重點,迎頭趕上。這次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戰略研究分四個部分,即:一、科技發展的宏觀戰略問題研究;二、科技發展的重大任務研究;三、科技發展的投入與政策環境研究;四、重大科技專項研究,共設20個專題。
我們初步研究一下,儀器儀表與測量控制科技與十個專題有密切關系,包括:1,制造業發展;2,農業;3,能源、資源與海洋發展;4,交通;5,現代服務業發展;6,人口與健康;7,生態建設、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8,城市發展與城鎮化;9,戰略高技術與高新技術產業化;10,科技條件平臺與基礎設施建設等十個方面。我學會有利的條件是,我會名譽理事長王大珩院士是總體戰略顧問組21個成員之一,金國藩院士是專題10,科技條件平臺的成員之一,還有其他儀器儀表和測量控制方面的科學家也參與到了有關專題研究。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準備寫出一份總的“2006—2020儀器儀表和測量控制科學技術規劃建議書”供全行業參考討論,已有33位科學家或企業家寫出了建議。另外上述十個專題分別寫出建議書,請王大珩院士批注后,分別送給十個專題組的組長,希望納入他們二萬字的研究報告中。關于重大科技專項研究,目前已有“大飛機”、“登月工程”等,將根據成熟一個,論證一個的原則開展。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方面,我們想爭取提出兩個:一個重大工程測量控制系統的集成科學技術或者大系統集成科學技術,另一個是信息獲取的傳感科學技術。以上僅是我們初步的設想,請企業家們多提建議和參與,并給予各方面的支持。
今年我國的經濟出奇的好,SARS并沒有給我們帶來嚴重影響,據有關人士告訴我們,今年鋼產量能達到二億噸,蘇州計委告訴我們一個民營企業家在他們地區投資建500萬噸鋼的工廠,華西村今年鋼產量500萬噸;電力規劃院的同志說,他們平均每月要評審40個電廠項目,并且以60萬千瓦機組為主。當然,經濟是否過熱是經濟學家們討論的問題,這樣的經濟形勢對儀器儀表行業當然是好事,但我聽華北電力設計院的同志說某外國公司對60萬千瓦機組6千點的DCS系統投標報價僅400萬人民幣,現在電廠是主機價格一升再升,而儀器儀表控制系統價格是一降再降,這是很不正常的,所以,我們這次組織的企業家峰會,能否就合作,協調,發展等方面做些討論和探討。
許多企業家提出峰會最好每年召開一次,每次就一、二天。這是很好的建議,只要大家提出要求,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都會滿腔熱忱的為企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