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湛山路3號供熱的空氣源熱泵。資料片 本報記者 楊廣帥 攝
本報1月14日訊(記者 藍娜娜) 青島清潔能源供熱項目發展進入快車道。2014年,全市投用15個清潔能源供熱項目,耗煤年省2.3萬噸,200萬平方米用戶受益。至2020年,全市清潔能源供熱面積將達1.8億平方米,占總供熱面積的57.4%。
去年年初,青島編制完成全國首部《清潔能源供熱專項規劃》,日前又出臺《加快清潔能源供熱發展的若干政策》,清潔能源供熱項目發展進入快車道。
據統計,去年,青島全市新增供熱面積900萬平方米,其中清潔能源供熱面積占到200萬平方米,占全市新增供熱面積總量的22.2%,占市區新增供熱面積500萬平方米市辦實事計劃的40%。在清潔能源供熱項目投用項目中,藍海新港城污水源熱泵項目、福天麓湖地源熱泵項目、八大關移動蓄熱空氣源熱泵聯合供熱項目等15項清潔能源供熱項目,年減少標煤消耗2.3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78.9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41.1噸。
去年,青島共組織供熱企業投資2.7億多元,對51臺燃煤鍋爐實施環保設施改造,并開展燃煤鍋爐高效脫硫改造、鍋爐除塵升級改造、新建脫硝設施等鍋爐清潔排放項目,共實現減排二氧化硫5840噸/年、減排氮氧化物5880噸/年;投資920萬元,實施鍋爐煙氣余熱回收、一次管網和二次管網平衡改造、水泵變頻改造、鍋爐節能改造等20項節能技術改造,改造后共可節約標準煤7052噸,實現減排二氧化碳約2110噸,減排二氧化硫約614噸,減排氮氧化物約302噸,減排碳粉塵約5697噸。
作為以燃煤為主要供熱方式的城市,為減少燃煤使用量,去年,青島通過企業整合、熱源替代、環網聯網等措施,取消部分燃煤小鍋爐使用,其中關停和替代岳海等供熱站20噸以下燃煤鍋爐7臺,以華電發電廠循環水熱源和福利院大型鍋爐熱源替代。每年可實現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9.5噸、氮氧化物排放20.6噸。
按照規劃,至2020年,青島全市清潔能源供熱面積將達1.8億平方米,占總供熱面積的57.4%,年替代標煤20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7100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3700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