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26日上午召開,在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省政協委員、黑龍江長城律師事務所主任王貴祥作了《合理確定供暖價格切實維護群眾利益》的大會發言。
王貴祥說,我省位于中國最北部,冬季漫長寒冷,每年供暖期長達6個月,供暖問題事關千家萬戶,是主要的民生問題之一。
同北方大部分地區一樣,我省供暖絕大多數以燃煤為主要原材料,而哈爾濱則以價格最低的“蒙煤”為主。前幾年,煤炭價格大幅上揚,每噸標煤價格漲至1000元以上,達到歷史高位。煤價上漲,供熱企業成本加大,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于是熱費隨之上調,哈爾濱市居民住宅熱費每平方米達到40多元。煤價漲了,熱費自然會上漲,絕大多數市民對此都能理解。但是,從2012年開始,受國際國內各種因素影響,我國煤炭產能過剩問題日趨突出,煤炭價格不斷下跌。到2014年第4季度,國內標煤每噸已由1000多元下跌到300多元。在這種形勢下,市民普遍期望熱費隨之下調。
人們的希望變成了失望。盡管煤價大跌,哈爾濱市2015年度熱費依舊執行煤價高位運行時的標準,供熱企業該怎么收費還怎么收費,一分錢也沒降,并且超過12月31日就按每日千分之一收取滯納金。無怪乎,坊間把熱企稱為“熱霸”,認為“熱霸”背后的撐腰者是政府。事實也確如此,供熱是一個典型的政府保護的壟斷行業。拿著財政的補貼,收著百姓的“大頭錢”,熱企卻在“哭窮”,政府部門對群眾的強烈反映安之若素,只是苦了平民百姓。算一算,煤價從每噸千余元降到300多元,熱費還按煤價每噸千元的標準收,哈爾濱這座常住人口達600多萬、居民住宅達200多萬套的特大型城市,一個供暖期多收了多少錢,不用公布大家也能估計出來。廣大市民對此頗有微詞,“煤價大跌,熱費不降,這和暴收暴斂有什么兩樣?”
據了解,國家發改委、建設部早在2005年就出臺了建立煤熱價格聯動機制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各地方制定煤熱價格聯動機制。但是,我省暨哈爾濱市煤熱聯動方案十年沒細化,肥了熱企,虧了財政,苦了百姓,嚴重損害了政府形象和群眾利益。
在此,建議省有關部門在2015年出臺煤熱聯動機制細化方案,將國家的政策落到實處,確定合理的供暖價格,讓熱費陽光化,給百姓一個明白,以維護政府的良好形象和群眾的合法權益。民生至上,熱費價格不僅是一件民生大事,更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必須高度負責、切實解決。
另外,我還想補充一點,一些城市政府有個帳沒算明白。比如,哈爾濱,冰城夏都,旅游名城,休閑、度假、健康、養老的最佳之地,房價也不高,但房地產業卻不溫不火。其根本原因是房屋持有使用的成本太高,其中取暖費占很大比例。降低房屋持有成本,會極大地刺激房地產業發展,帶動100多個相關產業,尤其是旅游、度假、休閑、養老、健康等產業發展,增加城市人口,增大城市人氣,增強城市經濟活力,同時提高地方政府的稅收和土地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