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近年來新建小區的業主來說,暖氣是入駐的必備條件。可對老城區很多老舊小區來說,暖氣仍是“奢侈品”。“冬天凍得受不了,我們也盼望著有一天能用上暖氣。”塔南路某小區的居民王女士說。
王女士一家對集中供熱盼了10多年。“每年冬天都想盡辦法取暖,電熱毯、空調、電暖器家里都用過,但效果都不怎么好。”王女士說。前幾年孩子小,好不容易熬了幾個冬天,孩子長大了,如今父母又上了年紀,冬天還是很難熬。
記者整理近期本報的熱線電話發現,太行路、青年路、解放路、果園路、學生路、山陽路、建設路等路段都有讀者撥打晚報熱線,咨詢集中供熱的問題。“焦作的冬天比較冷,希望暖氣能像水、電、氣一樣,成為一種普及率很高的公用設施。”學生路某小區的居民龔先生說。
【記者調查】
東西兩大熱源正加緊組織實施
近年來,我市城區集中供熱面積逐年增加,目前已超過900萬平方米。隨著供熱面積的逐年增加,現有的管網和熱源已不能滿足城市供熱的發展。
為解決困擾城市集中供熱發展的難題,2014年8月,我市與寰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就焦作市城市集中供熱特許經營項目舉行簽約儀式。未來幾年,寰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將致力于焦作供熱事業發展,我市城市集中供熱將進入快速發展期:2014年,該集團公司投資7.5億元建設了萬方電廠、龍源電廠配套供熱管網工程,隨著這兩項工程的完工,在2015年,我市將新增供熱面積1000萬平方米;到2020年,我市將新增供熱面積1500萬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熱面積將由現在的不足1000萬平方米發展到3964萬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將增至70%以上。
記者了解到,2014年9月份,萬方電廠配套供熱管網一期工程正式開建,目前工程即將完成;2014年11月份,龍源電廠配套供熱管網工程中站區一期工程正式開建,現大部分工程已進入尾聲。萬方電廠配套供熱管網工程和龍源電廠配套供熱管網工程建成后,將大大提高我市集中供熱的普及率,馬村區、中站區及中心城區內各類建筑都將能正常使用集中供熱,我市城區居民冬季取暖將徹底告別“煤球取暖”的時代。
【代表委員建議】
建好供熱設施增強百姓幸福感
市人大代表武云認為,目前,我市正在加緊實施建設的東、西兩大熱源及配套管網,將逐步改善老城區集中供熱率低的問題。希望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市能在城市規劃中更多考慮城市公用事業的配套規劃,加快組織實施集中供熱的配套設施建設,盡早圓了百姓的集中供熱夢。
市政協委員董世坤認為,市綠源熱力有限公司近年來在集中供熱為民服務方面作出了典范,用戶可24小時撥打報修電話,維修人員服務到戶,很受居民歡迎。希望我市能結合實際情況,組織實施更全面的庭院管網、換熱站等末端設施的管理辦法,讓服務更有依據,讓居民用暖更加放心、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