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供暖費早就交完了門上卻被貼了催繳單
上周末,王先生的妹妹回家看望父母,發現門上貼了一張催繳費的通知單,可王先生卻想不起來家里有什么欠費了。兄妹倆細看才發現,這張通知單催繳的是采暖費,上面寫著要王先生在3日內補齊采暖費,否則要交2%的滯納金。
“我去年就把采暖費交完了,為啥會欠費呢?”王先生不解地說。
2、一直按民用標準交費為啥今年就不行了
經與德陽熱力公司溝通,王先生得知今年供暖公司按商業標準收取他家的采暖費,他之前是按照民用標準交的,所以出現了欠費。
“我一直是按照民用標準交費的,今年怎么就變成商業標準了呢?”王先生說,他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越來越差,他覺得自己應該找點兒事干養活自己,讓父母少操點兒心。2年前,他在現在居住房子的陽臺上開起了食雜店。起初,供暖公司讓他按商業標準交費,因為他有殘疾人證,經協調,就按民用標準收費了。讓他沒想到的是,今年供暖公司又讓他按商業標準交費,還在門上貼出了催繳費的單子。
3、供暖公司:發現民宅商用得按商業標準收
隨后,記者聯系了德陽熱力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解釋,民宅掛牌或者貼出標識顯示房屋用于商業用途,就要按照商業標準收取采暖費。今年供暖后,他們普查了好幾次,發現王先生家的食雜店掛了牌子,就在王先生家的門上貼了催繳費的通知單。
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以前貼過單子,可能是王先生沒看見,一直沒有補交費用,網上顯示王先生家的采暖費處于欠費狀態,這次他們又貼單子要其在規定日期內補交,否則收取滯納金。如果王先生有異議,可以到供暖公司說明房屋不再用于商業用途,供暖公司可以考慮更改收費標準。
4、物價局:民宅商用可部分加收但實際界定太難
記者了解到,王先生家將近80平方米,民用標準是每平方米收費29元,而商業標準每平方米收費36元,一平方米多了7元,王先生要多交500多元。這對于靠開食雜店為生的王先生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王先生覺得,房子是他和父母既居住又開店,不應該把所有面積都算作商業用途,要收費應該只收開店部分的費用。
26日,記者在王先生家看到,兩室一廳的房子有一個陽臺,寬一米多、長不到4米,在只有幾平方米的陽臺上,有王先生自己做的貨架子,里面擺放著啤酒、飲料、方便面等物品。據王先生介紹,他平時通過陽臺的窗戶與顧客交流,售賣的貨物也都從窗戶傳遞,家里除了廚房放了兩箱啤酒外,所有的貨物都堆放在陽臺上。
記者聯系了長春市價格監督檢查局,工作人員表示,居民在自住房屋進行經營活動,經查實,要按商業標準收取采暖費。按規定,可以只加收房屋用于經營面積的采暖費,實際營業面積由供暖公司測算。“但在實際生活中,這種情況很難界定。居民要保證除了多交采暖費的面積用于經營外,屋里其他地方只能用于居住,實際核實太難,供暖公司不能一直派人看著居民是否多用了面積。而住戶一旦被發現其他地方也用于經營,供暖公司可以追繳以前的采暖費。”該工作人員說。
5、市殘聯:這個事以前就有只能幫助協調
王先生對他以前可以按民用標準交采暖費,而現在要按商業標準交采暖費很是疑惑。
對此,記者找到了市殘聯,工作人員表示,殘聯是有一個指導性文件,文件規定了持有殘疾人證的殘疾人在工商部門注冊后自己創業,可以按照民用標準繳納有線電視費用、水費、采暖費。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像王先生這樣的事他們以前接觸過,但市殘聯沒有執法權,只能幫助殘疾人從中協調。該工作人員建議王先生向社區或區殘聯求助,請求他們幫忙與供暖公司協商采暖費收費標準的事。
6、律師:除走正常渠道還可以找殘聯
隨后,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劉繼業律師事務所的劉繼業律師。劉律師表示,民宅商用,供暖公司可以按照商業標準向房屋所有人收取費用。而針對殘疾人來說,目前沒有可以減免其費用的法律法規。雖然殘聯有文件,但其沒有執法權,也不能強制供暖公司降低收費標準。
記者了解到,我市目前持有殘疾人證的有近18萬人,如此龐大的人群,都面臨賺錢維持生計的問題。然而,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該如何維權,很多殘疾人都很茫然。
劉繼業律師表示,殘疾人在維權時,除了走正常的途徑外,就是找殘聯幫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