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源熱泵供暖技術由放置于室外的空氣源主機、在室內安裝的地板供暖以及一個智能控制器組成。供暖運行時,由空氣源熱泵收集空氣中的能量,升溫至地板供暖可用的熱能,送入室內,達到冬季供暖的目的。
隨著近年來大氣污染的愈發嚴重及PM2.5肆虐,北京市于2013年8月23日發布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計劃到2017年,全市燃煤總量比2012年削減一千三百萬噸,控制在一千萬噸以內;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下降到10%以下,優質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90%以上。
而空氣源熱泵供暖沒有燃燒過程,無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因此屬于環保型技術。同時在節能方面,消耗部分電能,搬運與提升幾倍的能量,一次能源利用率遠大于100%,較傳統的供暖方式節能百分之三十,能效比大于三,所以又具有節能性。
空氣源熱泵的具體能效比和環境溫度有關,在北京冬季取暖平均氣溫零下1.6度的條件下,對應能效比可以達到3左右。同時還能享受了國家政策優惠,供暖電費有優惠價格,所以整個冬季的供暖費用十分便宜。在霧霾嚴重的今天,未來國家政策還會對此類環保項目傾斜。
水源熱泵和地源熱泵在使用上都受到環境限制,很多地方一方面地下水開采過度,無法使用水源熱泵,而另一方面城市立體發展,地下空間不足,又不適合水地源熱泵。而空氣源熱泵則彌補了這一缺陷,由于是和空氣換熱,既不需要地下水,也不需要那么大的地下空間,廠家逐漸將眼光放到空氣源熱泵上,大家認為這可能是熱泵廠家的一個出路,也是未來的一個趨勢。
同時,中國幅員遼闊,從熱帶到寒帶、海洋性到大陸性跨越了眾多氣候類型,空氣中的低品位熱量供給存在不均勻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低溫地區空氣源熱泵系統的低效利用。隨著壓縮機新技術的應用,超低溫空氣源熱泵已經可以在-25℃以上的室外環境下正常運行,將它的應用從長江以南地區推廣至淮河以北和西北、華北等冬季寒冷地區,甚至在東北某些地區同樣適用。逐漸成為寒冷地區替代傳統供暖方式最經濟的清潔供暖方式。另外,由于空氣源熱泵供暖設備便捷,它適用于缺少城市集中供熱系統且對建筑環境及舒適性要求高的項目,同時又不占用過多的生活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