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供熱信息化項目由供熱收費系統、供熱客服系統、供熱地理信息系統、供熱同步管理系統構成。供熱收費系統可實現收費管理及與之相關的用戶等業務的信息化;供熱客服系統可全天為熱用戶提供查詢、報修、投訴、意見反饋等服務;供熱地理信息系統利用GIS拓撲分析的強大功能,實現熱力管網規劃設計、工程施工、管網管理以及供熱綜合業務、生產實時監控和優化調度的計算機一體化;供熱同步管理系統通過“指標量化管理,紅線引導指標、對內診斷監視、對外同步競賽”的方式,加大指標參數精細化管理的力度,提高供熱質量與用戶滿意度。整套系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通過實施供熱生產、數據統計分析、管網調配、供熱服務和與之相關的各項生產、業務流程,打造精細、高效的管理平臺,實現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的供熱管理。項目自2014年7月實施以來,經過近10個多月的緊張安裝、調試及功能開發完善,目前各系統軟、硬件基礎設施均已基本完成并上線試運行,各系統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實現了與供熱管理工作實際的有效融合。
驗收組通過聽取匯報、觀看演示、實地察看、查閱資料、現場詢問、集中討論等方式,對興安熱電公司供熱收費系統、供熱客服系統、供熱地理信息系統、供熱同步績效系統的項目實施與開發、上線應用等環節,對軟件功能實施范圍、實施深度及使用效果、技術文檔資料等方面進行驗收。經綜合評定,驗收組一致認為興安熱電公司供熱收費系統、供熱客服系統、供熱地理信息系統、供熱同步績效系統功能全面,項目資料文檔齊全、內容完整,整個項目的實施和應用工作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在此基礎上,興安熱電公司還針對供熱管理的實際需要,對供熱管理流程進行了優化,開發了較為實用的功能,為興安熱電公司供熱管理提供了數據基礎和先進手段,實現了管理提升,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供熱質量,降低了運營成本,增加了經濟效益,項目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同時,該項目較好的實現了知識轉移,為興安熱電公司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干和信息化人才。來源: 中電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