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危受命 勇挑責任
保證供熱發電安全是熱電聯產企業的神圣使命,責無旁貸。2016年1月24日,這個平常的日子因為“熱事件”而顯得極不平常。這一天,在蘭州市七里河區430多萬平方米采暖中斷的突發事件面前,地處同區域的西固熱電公司受命于危難之際,兩級領導班子靠前指揮,電廠各級責任落實,成功接過替代供熱負荷的接力棒,以安全可靠、綠色環保的供熱季“熱動”蘭州,為政府、百姓、社會和媒體所銘記。在此次事件中該公司經受住了多維度、多視角的考驗,在市場賦予的挑戰面前,勇于擔起央企社會責任,擦亮了“隴原第一顆明珠”的供熱名片。至3月31日供暖收官,該公司以優異的表現為社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高度重視 狠抓機遇
保證居民采暖供熱安全、可靠,既是保民生的政治要求,又是保增長的內在需要,但首要的是保民生的政治要求。
挑戰與機遇面前,該公司深刻認識到本季供熱不等同于往年,這是考量“人有我優”的特殊形勢下的供熱攻堅,意義重大。從領導到員工,迅速形成嚴控供熱政治風險、安全風險、形象風險的共識,嚴格落實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安全措施、管理措施到位。
面對區域慘烈的發電市場競爭,電量成為經營最大變量,嚴峻的區域發電市場和優者生存的競爭壓力,帶給西固熱電公司更多警醒。這次“熱事件”面前,該公司只爭朝夕,上下高度自覺、迅速統一思想,接替供暖重任,超前謀劃、科學安排、抓實舉措、應急演練,做到精神準備和物質準備“雙保險”,肩負起保障轄區20萬居民溫暖的使命,確保本次特殊供熱季萬無一失。
為此,該公司狠抓裝備可靠性管理,認真研判“西熱東輸”歷史最高熱負荷下時間、實踐對設備考驗的特殊要求,堅持想在前、做在前,抓苗頭、抓預防、抓隱患、抓即改突出“細、小、實、嚴”,苦練內功,管控設備,可靠措施,全供熱季做到了“調得起、頂得上、穩得住”。
在特殊的保民生供熱安全的政治使命面前,該公司一手抓安全可靠供熱,一手抓環保達標,從生產調度、優化運行等視角正確處理負荷機遇與環保挑戰的關系,尋求經濟與環保最大公約數,主動做好環保達標排放,打造經得起特殊任務檢閱的大唐企業。實踐證明,他們做到了。
本次供熱機遇,做好就是意外的收成,反之則是“燙手的山芋”。如何抓住歷史性機遇,全力增產增收增盈,該公司以熱促電擴產能,算好增供經濟賬。抓住黃金期,優化調度,滿發多發,全力增供熱、搶發電、促增收、提效益。據不完全統計,自替代始,在擴增 43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機組全方式運行的67天里,該公司實現供熱發電雙增,在收獲邊際效益的同時,收獲了良好的企業形象。
利用這一特殊機遇,甘肅發電公司主動向省市政府匯報溝通,爭取冬防“五限”政策,打好供熱經營牌,努力創造增產增收的有利環境。同時狠抓“冬防”電煤采購,重點在廣開煤源上做文章,實施策略性結構調整,保證了保煤量、保煤質、降煤價、保環保、保經濟的“五統一”,沒有發生因燃料問題導致的影響供熱發電及環保事件。
打造品牌 樹立形象
本次特殊供熱,西固熱電公司承擔起特殊時期政府、民眾、社會對大唐企業的重托,實現保民生、保增長與提升大唐企業社會形象的多贏局面, 使大唐品牌深入人心,有利于甘肅發電公司提高市場的認可度、合作伙伴的信賴度、熱力公司的粘度有著積極意義。
同時,熱力需求的增長,有效彌補了未參與直購電的熱電聯產企業調度交易計劃差異,促進了發電量的增長,達到了熱電共生共漲的目的,帶動了高負荷工況下經濟指標的優化提升和效益提升。
打鐵還需自身硬。西固熱電公司面對“1.24”保居民供熱的突發事件,贏在設備,強在管理。彰顯內功,現身說法,為企業扎實推進“七個加強”工作做出了實踐表率,也從側面反映出甘肅發電公司“六規”安全管理文化的厚度。
近幾年,甘肅發電公司開拓供熱市場不放松,2014年、2015年連續擴增供熱面積合計600萬平方米,倒逼西固熱電公司供熱擴能、余熱改造、節能提效,做足保有量、留有富裕量,做到未雨綢繆,為擔負起這次特殊使命,做了超前謀劃和實踐。此外,近幾年來該公司不斷提升安全管理、持續治理設備,有效保障了供熱安全。
本次供熱案例,西固熱電公司為如何贏得市場競爭作了最好的注腳——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有我精、人精我強、人強我兼大,這是圍繞市場競爭的核心命題,也是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來源:中國電力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