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雨綢繆力保民生 提前一天全面供暖
根據“看天供暖”的承諾,合肥熱電提前謀劃,于11月5日啟動供暖,陸續將蒸汽送到統管小區站房,比去年提前了半個月時間,是合肥供暖史上啟動最早的一年;下雪前一天合肥熱電根據氣溫情況,啟動了“全面供暖”, 11月21日起,合肥熱電將蒸汽全面送至企事業單位用戶和自管用戶的站房,做好了應對極端天氣的“萬全之策”。集團962666熱線也保持24小時開通狀態,并抽調15名冬供志愿者接聽熱線,進一步提高了服務效率。
在生產保障方面,各熱源廠時刻繃緊了安全這根弦,冷靜應對大雪來襲。運行人員加強了對設備的巡檢力度,防止設備出現異常情況;增強了周末與夜間值班力量,對突發事故保持高度警惕;確保了燃料的儲存充分,確保供熱“口糧”的使用無虞。冬供之前,各熱源廠就打好了查漏消缺的“基本功”,全面的設備缺陷與隱患排查已經排查完畢。但對于一線人員而言,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為應對設備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他們默默付出、毫無怨言:在眾誠熱電,“高毅黨員突擊隊”半天時間內就完成了搶修任務,保障了輸煤系統的安全運行;在安能熱電,運行丙值對生產現場照明線路進行全面排查,確保冬供期間照明設備符合工作要求;在金源熱電,運行人員人手配備一個“應有盡有”的“體檢包”,為各項設備“望聞問切”,將隱患故障徹底消除在萌芽狀態。在他們的“保駕護航”下,陣陣暖流涌向了全城的千家萬戶,為人們送去冬日里的溫暖與溫馨。
8支隊伍上路巡線
30分鐘可到維修現場
在輸配環節,合肥熱電制定了夜間檢查、日常檢查、常規檢查、專項檢查的四級巡檢制度,將防控重點對準了站房和管網,做到全天候、全覆蓋式的“嚴防死守”。成立了8個檢查組,每個檢查組至少負責6個站房的檢查工作,檢查內容包括人員紀律、設備情況、巡檢記錄等,并嚴格要求,如遇突發情況,值班人員必須在30分鐘內趕赴現場,做好信息傳遞與現場維修工作。在半個月時間的夜間巡檢中,發現部分站房閥門滴漏現象6處,經跟蹤落實,所有查處隱患全部整改完畢,為無人值守站房的穩定運轉奠定了堅實基礎。盡管天降大雪,但對于管網搶修,維修人員仍然保持著隨時出擊、高效及時的積極狀態。11月22日,鬧市區的兩組排潮管突然帶壓排潮,為減少對周邊影響,維修人員立即做好現場圍擋與交通導行,集團搶修中心迅速調動搶修機具與物資,并安排搶修隊伍準備查找漏點。從下午5點到次日上午11點,維修人員連續奮戰18小時,他們顧不上睡眠和休息,最終順利完成了搶修任務。盡管身體疲憊,但是他們卻甘之若飴,只要能為用戶供暖奉獻力量,一切付出都是理所應當。
專工熱線全面運轉
開通次數創下新高
在服務環節上,合肥熱電兩大服務品牌“小鮑流動營業廳”和“張標專工服務隊”全力以赴,對供熱小區實施開通服務與維修服務。面對開通量激增的情況,小鮑流動營業廳隊員們加班加點,頂風迎雪,奔波在趕往各個小區的途中。他們之中,有的為了加班,不能照顧家中生病的孩子;有的雖然正在發燒,但卻依然強撐著身體,堅持為用戶服務;有的由于太忙碌忘了吃飯……風雪和困難并沒能阻擋住他們堅定的步伐,最繁忙的11月22日,小鮑流動營業廳服務小區40個,開通次數800次,創下了服務用戶的單日紀錄。“張標專工服務隊”則為用戶提供上門維修服務,分析并優化用戶供熱效果,下雪當天,上門服務約530次,將用戶的用熱難題化為無形; 5部專工熱線開足馬力,保持24小時全力運轉,既緩解了962666熱線壓力,也有效縮短了服務流程, 自11月5日開通專工熱線以來,專工熱線已經累計接受用戶報修1795次。管網運行公司全體員工還主動放棄了節假日休息,從經驗豐富的服務專工,到職能部門的精銳骨干,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保障用戶供暖的滾滾浪潮之中。
據了解,自10月份起,合肥熱電就邁入了“冬供模式”:實施消缺維護,為設備“診療體檢”;舉行應急演練,訓練應對突發事件的實戰水平和處理能力;推行延伸服務,對自管小區實施專項改造,逐步消除長期存在的沉疴痼疾。合肥熱電將上下齊心,凝聚力量,全面落實“保障有力,服務創新,安全可靠”的冬供目標,以高效優質、熱情主動的服務為用戶供暖盡心盡力。 來源:合肥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