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趙宏被評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并受到表彰,這是對他從事供熱工作30年,始終堅守初心、勇于擔當的最大褒獎。
勇挑重擔
西起古交興能電廠,東至太原市區的太古供熱工程,是世界上供熱面積最大、輸熱距離最長的集中供熱項目,供熱面積7600萬平方米,占到市區近三分之一集中供熱面積;輸熱距離37.8公里,其中隧道長度超過15公里。工程立項時,理論與技術還僅僅停留在紙上,沒有現成的經驗借鑒。國際供熱行業內,絕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2014年3月,太古供熱工程開工。趙宏被市熱力集團選中,毅然承擔起這項建設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工期要求緊的工程建設任務。
太古供熱3#隧道長11.4公里,能否在兩年內實現貫通,決定著該項目能否按期投運。經過多次現場勘察,趙宏發現,利用太古高速公路既有斜井并新增一座陡坡斜井,能大幅度縮短工期。面對高速公路非常嚴苛的安全要求,他帶領技術人員一次次修改、完善安全技術措施,最終利用既有斜井完成了隧道掘進1170余米,搶出7個月施工進度,節約建設資金近千萬元。新增陡坡斜井原設計位置占用基本農田,需挖掉一座約50萬立方米的山,并加固40余米高的邊坡,不僅會增加3000多萬元投資,而且挖山加固工期較長,無法滿足隧道工期要求。趙宏頂著炎炎烈日,連續幾天翻山越嶺,尋找到合適位置,并組織破解了山頂220KV高壓供電鐵塔加固難題,確定了陡坡斜井選址,為隧道按時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過兩年零七個月的頑強拼搏,2016年10月,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供熱系統一次成功啟動。成為供熱工程史上首個獲得國家優質工程金獎、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的項目。在以趙宏為首的分公司全體員工精心守護下,太古供熱項目實現了連續5年安全穩定運行。2020年,“太古大溫差長距離供熱示范工程”科技成果通過住建部評估,并向全國推廣。
大顯身手
趙宏是集團公司公認的技術能手。1993年,大學畢業分配到單位不久,就因為解決了熱力管網下穿迎澤大街難題,被評為市勞模。2015年榮獲省五一勞動獎章,多次被評為集團公司先進生產工作者。
中繼能源站是太古供熱工程重要組成部分,共安裝90臺大型板式換熱器、21臺大型循環泵和配套高壓變頻器及16臺大型旋流除污器等設備,是國內最大的單體隔壓換熱站。2020年7月,中繼能源站內部分板式換熱器出現不同程度的局部阻塞、換熱效率下降等問題。為確保換熱器能夠以良好的狀況投入新的采暖季,換熱器清洗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然而,單臺換熱器839張板片,單片面積近2平方米,如此之大的換熱器清洗該從何下手,查閱國內外供熱行業的資料,也沒有找到可以借鑒的經驗。在與設備廠家多次交換意見、翻閱大量資料后,趙宏帶領團隊最終確定了換熱器拆裝清洗方案。當時距離太原法定供暖期僅有4個月,時間緊、任務重。拆洗方案一出臺,趙宏就帶領大家馬不停蹄地加工板片循環清洗設備、編寫清洗安全操作規程、安排人員分工……僅用90天就完成了21臺大型板式換熱器的拆解、17857張大型板式換熱器板片清洗,并一次性回裝試壓合格。如此驚人的速度與完美的拆洗質量,受到設備廠家的好評和贊揚。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榜樣。在趙宏引領下,中繼能源站職工成為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高素質團隊。自己編制了《設施設備維護保養手冊》和《設備三級點檢制度和標準》;創新、創造出“軟水車間濃鹽池高效循環系統”“單組換熱器末端反沖洗裝置”“廠區熱力站蓄熱改造”“供熱小室通風帽”等數項“五小”發明,極大地提升了設備使用效率。同時,還積極推進雙防雙控隱患排查及治理,把安全管理落到實處。
勇挑重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