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集中供暖實行熱計量收費是建筑節能的一項有效措施,建設部于2000年2月18日發布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第五條指出:“新建居住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統應當采用雙管系統,推行溫度調節和戶用熱量計量裝置,實行供熱計量收費”。中鐵建工集團北京工程公司承建的岳家樓小區12#樓工程建筑面積24649平方米,建筑檐高62.3米,標準層高2.7米,地上22層,地下2層。小區住宅集中供暖全部采用了地埋高溫型鋁塑復合管雙管放射式分戶熱計量系統。
1、室內采暖系統制式
設計采暖熱媒為95~70度的熱水,室內采暖由12層以下低區系統和12~22層高區系統組成,分別接自室外高區和低區熱力管網,供、回水主干管設在地下一層(設備層),共用立管設在管道井內。共用立管采用有豎向壓力分區的下分式雙管系統,每層設置層用分集水器聯接各戶(層用分集水器與共用立管一起設于管道井內),供回水立管與層用分集水器之間安裝手動調節閥。由層用分集水器接出的管道經由公共走廊與該層的戶用分集水器聯接,這些管道全部埋設在走廊的混凝土墊層內。戶用熱量表設在層用分水器的用戶供水管上。
共用立管采用下分式雙管系統,不僅使管系簡潔,還由于可利用重力作用水頭與立管阻力相抵消的特點,易于克服垂直水力失調。共用立管及戶用熱量表設置在戶外的管道井內,有利于防止人為破壞和避免入戶讀表的不便。層用分集水器和手動調節閥的設置有利于有效的進行流量分配和水力平衡。
2、戶內采暖系統制式
戶內采用放射雙管式系統,戶內分集水器分別與接自管道井內層用分集水器,埋設于走廊的混凝土墊層內的供、回水干管和接自戶內散熱器,埋設于戶內地面混凝土墊層內的供、回水支管相聯接。每組散熱器供水支管上設一支自動恒溫控制閥,每組散熱器末端頂部設一個冷氣門。戶用集水器的供、回水干管的進、出水口都設銅球閥。
放射雙管式系統使得每組散熱器都實現了獨立控制,便于維修更換和進行水力平衡的調節;取消了傳統的采暖立管,將采暖供、回水支管設置在地面下的混凝土墊層內,使得室內使用面積相對增加,并且減少了大量的明裝管道給建筑裝修帶來的不便;自動恒溫控制閥的設置有利于用戶根據個人需要設置舒適的室內溫度,既滿足了經濟、節能的要求,又滿足了用戶個性化的溫度需要。
3、散熱器及其布置
岳家樓小區住宅樓采用了柱翼平面雙管對流800型(TZY2-6-8)內腔無砂鑄鐵散熱器,落地安裝,由于工程交工時是粗裝修,并且考慮到用戶二次裝修的需要,散熱器腿部增加了20毫米的鋼套管墊塊。
傳統的鑄鐵散熱器內腔清砂不凈,是集中供暖系統形成堵塞的重要因素,對分戶熱計量系統的流量計和調節裝置危害更大。采用內腔無砂型鑄鐵散熱器,解決了傳統鑄鐵散熱器內腔粘砂嚴重,無法應用于熱計量和溫控系統的難題。內腔無砂鑄鐵散熱器具有經濟適用、水容量高、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比較適用于住宅工程中經濟適用房的建設。但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最主要的缺點是由于接頭多,每當遇到試暖、停暖或者其他管網壓力、溫度波動較大時,散熱器片之間的接頭部位就容易造成滲漏。與鑄鐵散熱器相比較,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森德”多柱散熱器、節能板式散熱器等鋼制散熱器具有接頭少、承壓能力高、換熱充分、外形美觀,裝飾性強等優點,在價格上如果用累計裝修、維護管理等費用的綜合價格來比較,鋼制散熱器是比較經濟的。由于新型防腐材料和防腐工藝在鋼制散熱器中的應用,其使用壽命不如鑄鐵散熱器的劣勢也日趨淡化。尤其是鋼制散熱器不存在內腔含砂的問題,因此比較適用于分戶熱計量系統。筆者建議在地埋管道雙管放射式分戶計量系統中使用同側下供下回式節能板型鋼制散熱器,這不僅減少了明裝散熱器支管(只有3~8厘米的接頭部分是明裝),節省了占用空間,還節省了用戶為鑄鐵散熱器加裝暖氣罩的費用,從長遠講,明裝暖氣節能的優勢最終受益者是用戶。由于采用了放射式地埋管道系統,散熱器的布置就比較靈活,基本上可在外窗下布置或與家具相協調,避免了各種明裝布置管方式造成的管線復雜、水平管難以穿越門窗口和家具等問題。簡潔的管系布置使得裝修更加方便,為用戶節省了寶貴的使用空間。
4、熱計量裝置
岳家樓小區的每棟建筑物在其熱力入口處設置總熱量表,在每個用戶所在樓層管道井中的分水器出水管上設置戶用熱量表。熱量表選用單元體積木式結構的組合型熱量表,儀表由流量系統、計算系統、傳感器系統和顯示系統四部分組成。
熱量表除可顯示熱消耗量、累計和瞬時流量、供回水溫度外,還具有流量傳感器、供回水溫度傳感器工作狀態顯示(正常或故障),可提示維修。
1、室內采暖系統制式
設計采暖熱媒為95~70度的熱水,室內采暖由12層以下低區系統和12~22層高區系統組成,分別接自室外高區和低區熱力管網,供、回水主干管設在地下一層(設備層),共用立管設在管道井內。共用立管采用有豎向壓力分區的下分式雙管系統,每層設置層用分集水器聯接各戶(層用分集水器與共用立管一起設于管道井內),供回水立管與層用分集水器之間安裝手動調節閥。由層用分集水器接出的管道經由公共走廊與該層的戶用分集水器聯接,這些管道全部埋設在走廊的混凝土墊層內。戶用熱量表設在層用分水器的用戶供水管上。
共用立管采用下分式雙管系統,不僅使管系簡潔,還由于可利用重力作用水頭與立管阻力相抵消的特點,易于克服垂直水力失調。共用立管及戶用熱量表設置在戶外的管道井內,有利于防止人為破壞和避免入戶讀表的不便。層用分集水器和手動調節閥的設置有利于有效的進行流量分配和水力平衡。
2、戶內采暖系統制式
戶內采用放射雙管式系統,戶內分集水器分別與接自管道井內層用分集水器,埋設于走廊的混凝土墊層內的供、回水干管和接自戶內散熱器,埋設于戶內地面混凝土墊層內的供、回水支管相聯接。每組散熱器供水支管上設一支自動恒溫控制閥,每組散熱器末端頂部設一個冷氣門。戶用集水器的供、回水干管的進、出水口都設銅球閥。
放射雙管式系統使得每組散熱器都實現了獨立控制,便于維修更換和進行水力平衡的調節;取消了傳統的采暖立管,將采暖供、回水支管設置在地面下的混凝土墊層內,使得室內使用面積相對增加,并且減少了大量的明裝管道給建筑裝修帶來的不便;自動恒溫控制閥的設置有利于用戶根據個人需要設置舒適的室內溫度,既滿足了經濟、節能的要求,又滿足了用戶個性化的溫度需要。
3、散熱器及其布置
岳家樓小區住宅樓采用了柱翼平面雙管對流800型(TZY2-6-8)內腔無砂鑄鐵散熱器,落地安裝,由于工程交工時是粗裝修,并且考慮到用戶二次裝修的需要,散熱器腿部增加了20毫米的鋼套管墊塊。
傳統的鑄鐵散熱器內腔清砂不凈,是集中供暖系統形成堵塞的重要因素,對分戶熱計量系統的流量計和調節裝置危害更大。采用內腔無砂型鑄鐵散熱器,解決了傳統鑄鐵散熱器內腔粘砂嚴重,無法應用于熱計量和溫控系統的難題。內腔無砂鑄鐵散熱器具有經濟適用、水容量高、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比較適用于住宅工程中經濟適用房的建設。但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最主要的缺點是由于接頭多,每當遇到試暖、停暖或者其他管網壓力、溫度波動較大時,散熱器片之間的接頭部位就容易造成滲漏。與鑄鐵散熱器相比較,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森德”多柱散熱器、節能板式散熱器等鋼制散熱器具有接頭少、承壓能力高、換熱充分、外形美觀,裝飾性強等優點,在價格上如果用累計裝修、維護管理等費用的綜合價格來比較,鋼制散熱器是比較經濟的。由于新型防腐材料和防腐工藝在鋼制散熱器中的應用,其使用壽命不如鑄鐵散熱器的劣勢也日趨淡化。尤其是鋼制散熱器不存在內腔含砂的問題,因此比較適用于分戶熱計量系統。筆者建議在地埋管道雙管放射式分戶計量系統中使用同側下供下回式節能板型鋼制散熱器,這不僅減少了明裝散熱器支管(只有3~8厘米的接頭部分是明裝),節省了占用空間,還節省了用戶為鑄鐵散熱器加裝暖氣罩的費用,從長遠講,明裝暖氣節能的優勢最終受益者是用戶。由于采用了放射式地埋管道系統,散熱器的布置就比較靈活,基本上可在外窗下布置或與家具相協調,避免了各種明裝布置管方式造成的管線復雜、水平管難以穿越門窗口和家具等問題。簡潔的管系布置使得裝修更加方便,為用戶節省了寶貴的使用空間。
4、熱計量裝置
岳家樓小區的每棟建筑物在其熱力入口處設置總熱量表,在每個用戶所在樓層管道井中的分水器出水管上設置戶用熱量表。熱量表選用單元體積木式結構的組合型熱量表,儀表由流量系統、計算系統、傳感器系統和顯示系統四部分組成。
熱量表除可顯示熱消耗量、累計和瞬時流量、供回水溫度外,還具有流量傳感器、供回水溫度傳感器工作狀態顯示(正常或故障),可提示維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