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A波紋管爆損圖 2001年5月14日,北京石景山熱電廠供熱主干線之一的西三環6號DN800鉸接波紋管(本文以下簡稱B波紋管)發現已嚴重破損,四層中已有三層開裂,不能正常運行,被迫中斷運行。參見圖2。
圖2 B波紋管破損圖 2001年5月23日,北京華能熱電廠蒸汽主干線DN1000波紋管補償器(本文以下簡稱C波紋管),發生了大量蒸汽泄漏,華能熱電廠被迫調整工況,停止蒸汽外供,蒸汽干線停汽三周。參見圖3。
圖3 C波紋管失穩圖 接連不斷的問題,引起供熱界廣大技術人員的關注,波紋管補償器在目前供熱管網中被廣泛使用,僅北京市集中供熱網中就有三千多個,特別是在大口徑的供熱主干線上,波紋管是目前唯一的補償設備,一旦發生問題后果十分嚴重,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本文試分析波紋管爆裂破損各種原因,及波紋管補償器在設計、生產、施工和運行管理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2.原因分析 事故原因我們從6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試述如下: 2.1 外觀觀察 A和B波紋管的外觀觀察呈現一樣的特征,波紋管外層的外壁有少量腐蝕產物,但仍然保持銀白色的金屬光澤,裂紋很細,走向各異。在波紋管的第一層內壁以及第二、三層的內外壁有大量腐蝕產物附著,不銹鋼薄板已經完全失去了金屬光澤,墜落地面已無金屬聲響,層間堵塞大量腐蝕產物已無結合力,第四層外表面有少量腐蝕產物和小裂紋,內表面附著均勻的薄水垢,無腐蝕產物,表面呈銀灰色。 裂紋情況與腐蝕產物相近,以第二、三層裂紋最多、最粗,第一層其次,第四層相對較少、較細。裂紋擴展方向具有發散特征,向各個方向開裂。 以上觀察我們可以判斷:波紋管的腐蝕開裂應是外層逐層向內各層波紋管發展的,只是各層波紋管腐蝕破壞在時間上的先后關系,才出現各層腐蝕開裂程度上的明顯差異。腐蝕來自波紋管外,在進入波紋管層間后,連續并加快了腐蝕的產生。 C波紋管內外各層均無腐蝕,但已嚴重變形,經著色分析未發現層間進汽現象。由此我們可以排除腐蝕及層間進汽原因而產生的破壞。 2.2腐蝕產物分析 從波紋管一至四層裂紋及斷口處取腐蝕產物,用X射線熒光分析儀,在實驗條件下查明,腐蝕產物中主要元素為O,Fe,Cr,Ni,Si,Al,Mg等,所有腐蝕產物均含有Cl元素。對腐蝕產物作能譜分析,其結果參見表1。 表1 波紋管第1層裂紋及斷口處腐蝕產物能譜分析結果
1 2 3 4 外層 內層 外層 內層 外層 內層 外層 內層 CI 1.49 0.43 1.29 1.07 4.22 2.47 0.35 2.35 4.24 0.29 2.58 1.12 5.53 1.33 1.25 12.15 12.15 0.82 0.72 0.47 0.67 Si 3.44 31.13 3.81 24.29 1.11 2.88 4.11 4.02 11.72 3.31 16.46 9.89 3.76 1.76 6.45 9.77 0.75 1.90 3.39 5.69 17.51 1.93 0.17 S 0.61 1.66 9.01 0.82 1.35 0.39 1.35 0.31 0.24 1.15 0.31 2.38 0.98 4.11 0.23 Ca 2.21 6.16 2.37 10.63 2.02 50.88 4.13 4.06 1.29 2.83 1.87 3.28 3.54 5.67 0.57 1.50 1.11 3.42 0.67 1.01 1.02 1.34 Cr 22.82 2.58 60.27 51.11 5.04 7.65 20.28 34.53 44.25 27.35 17.72 17.87 18.23
從表1可以看出,從外層至內層均有Cl元素的分布及富集,并大大超出了導致304不銹鋼應力腐蝕開裂臨界值的Cl含量(500ppm=0.050%)可以認為在含有Cl的環境中,再加上溫度,應力及材質因素,構成了304材質應力腐蝕開裂(SCC)方面的很大敏感性。隨著Cl濃度增加,不銹鋼的應力腐蝕敏感性增加,能譜分析測到的氯元素重量百分比最低為4300ppm,最高為120000ppm,已經完全具備了發生應力腐蝕的條件。 2.3材質及微觀金相分析 對波紋管基材的化學成分分析結果如表2。 表2 開裂波紋管基材化學萬分分析%C Si Mn P S Cr Ni Fe 開裂波紋管 基材 0.054 0.55 1.01 0.0035 0.0030 17.98 8.07 余量 304SS (AISI) ≤0.08 ≤1.0 ≤2.0 ≤0.0035 ≤ 0。0030 18.00~20.00 8.00~10.50 余量 0Cr19Ni9 (GB1220-92) ≤0.08 ≤1.0 ≤2.0 ≤0.0035 ≤ 0.0030 18.00~20.00 8.00~10.50 余量
對金相試樣我們同時進行了掃描電鏡分析,對這兩項的分析表明: 2.3.1.材質是符合304不銹鋼標準的,但Ni元素含量接近標準成分的下限,降低了304不銹鋼奧氏體組織的穩定性,外力將導致馬氏體相變。 2.3.2.逐層金相組織觀察均發現形變馬氏體。 2.3.3.金相裂紋在微觀上以穿晶為主,是典型的應力腐蝕裂紋特征,應力腐蝕破裂是引起波紋管腐蝕開裂失效的重要原因。 2.4應力分析 應力的存在是導致應力腐蝕開裂的必要條件之一,應力的來源主要有:波紋管加工成型過程中產生的形變應力和殘余應力;在服役期間的工作應力;裝配不當導致的裝配應力過大;腐蝕產物引起的楔入應力。 采用非線性有限元對設計和工作工況下的波紋管作應力分析。波紋管變形應力分布狀況如圖4所示。 圖4 波紋管變形及應力分布狀況圖 波紋管的最大應力區出現在角位移平面內即波紋管的凹邊A區域或凸邊B區域上,將各種工況條件下波紋管角位移平面內凸側最大拉力σBMAX作一對比,如表3所示 表3 四種工況下波紋管的δBMAX值 內壓P/MPa 角位移 δBMAX/MPa 設計工況 1.6 9o 543.14 工作工況 0.86 7o 446.2 0.86 8o 535.7 0.86 9o 638.6 以上分析表明,波紋管總體應力水平雖然很高,仍不足以導致波殼的爆裂。但由在波紋管層間的大量腐蝕產物體積遠遠大于原有金屬的體積,這樣在裂紋尖端便產生了不可忽視的楔入應力,有效地促進了應力腐蝕裂紋的發生和發展。 2.5設計運行參數分析 2.5.1 A、B波紋管原始設計參數: 設計壓力:1.6Mpa 設計溫度:350℃ 額定角位移:9°(A、B波紋管) 角位移剛度:3562 N·m/° 許用疲勞壽命:1000次 波紋管材質:304不銹鋼 單層厚度:1.2mm 從波紋管服役期間運行參數來看,A、B波紋管是熱水管網,運行參數遠小于設計參數。 2.5.2 C波紋管原始設計參數 設計壓力:1.6Mpa 設計溫度:300oC 軸向補償量:270mm 許用壽命:1000次 波紋管材料:316 經重新核實計算,該波紋管補償器軸距80米,實際運行中最高溫度達到290 oC以上,補償量已超過設計補償量。另外,設計補償器已臨近產品補償量極限,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2.6 工程情況分析 B波紋管安裝示意如圖5所示。
圖5 B波紋管安裝示意圖
經工程現場與設計圖紙核實,發現有兩大缺陷:第一是設計的兩個絞接型波紋管均為6波。但工程實際中使用的是一個4波波紋管,另一個是6波波紋管,設計與工程實際不符;第二是固定支架未安裝卡板。
經分析,這兩個缺陷是B波紋管破損的重要原因,雖然經計算,在固定支架無卡板時,仍能補償相應的熱伸長量,但補償量已接近極限,同時,由于兩個波紋管型號不一,4波波紋管的剛度較小,致使應力主要集中在4波波紋管,造成在相同使用環境(cl-濃度相同)下,4波波紋管發生破損。
C波紋管在施工安裝過程中,考慮各方面因素未預拉伸,致使波紋管運行中的安全系數大大下降。
2.7分析結論
2.7.1 A、B波紋管的爆損是由應力腐蝕造成的,腐蝕主要來源于外部的cl元素。A波紋管的破損主要來自環境。而對B波紋管,由于增加了施工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而加快了應力腐蝕。
cl-元素主要來自兩部分,一是流入管道的天然水、化雪鹽水及污水,二是施工中所用含Fecl3的防水劑、防凍劑等。
2.7.2 加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形變馬氏體不僅對材料的組織和結構,而且對材料力學性能和腐蝕行為產生明顯影響。形變馬氏體建立了一條對氯脆敏感途徑,成為應力腐蝕裂紋擴展的活性通道。
2.7.3 304不銹鋼Ni元素含量影響組織的穩定性,易導致形變馬氏體產生。
2.7.4 應力是腐蝕的條件,特別是腐蝕產物的楔入應力,加快了腐蝕的速度。
2.7.5 位移應力對波紋管設計的影響不容忽視,另外,運行參數過高,安裝時未預拉伸及設計參數接近設備極限,都是重要影響因素。
3.解決方法
3.1 產品設計、加工方面
3.1.1改變以往304不銹鋼材,選用耐腐蝕的超低碳奧氏體不銹鋼(如316L)。
3.1.2 充分認識加工過程形變馬氏體對波紋管帶來的各方面的影響,盡可能減少形變馬氏體的生成。為降低加工殘余應力和受載應力,推廣首選低波高,大波距的波紋管。
3.1.3 選擇涂層保護設計,涂層保護可以考慮防腐薄膜,外覆耐蝕含金(如Incoloy800或825)、高品質涂裝設計,也可考慮電化學保護及改變環境氯離子含量等方法。
3.1.4 改進產品設計,重新認識多層和單層波紋管產品的優劣。并增加直觀檢查波紋管外腐蝕的渠道和方法,盡量減少突發事故發生。同時,可以考慮在外壓式波紋管外增加密封裝置,一來可以減少介質中的cl-腐蝕,二來可以減少突發事故的損失。
3.1.5 重新研究并確立在一定Cl含量條件下的波紋管壽命,提出在不同環境中波紋管合理的使用周期。在無腐蝕條件下對波紋管研究的基礎上,重點研究應力與腐蝕的關系,找到在一定cl-濃度下應力最佳值。
3.1.6 適當提高波紋管的安全系數,研究位移應力對波紋管產品影響,提高抵御意外事件的能力。
3. 2 工程設計施工方面
3.2.1設計人員必須對波紋管補償器有足夠的了解和認識,這是正確選擇和使用好波紋管的前提條件。
3.2.2施工必須遵守設計圖紙要求,并嚴格工程質量檢測程序,確保工程質量。
3.2.3施工中嚴禁使用含cl-的材料(主要是Fecl3),嚴禁使用含cl-的施工方法(如鹽水防凍等)。
3.2.4嚴格選擇生產廠家,并派駐廠員仔細把握從材料、加工到貯運的各個環節。
3.2.5建立波紋管檔案,從設計、制造、施工、運行管理各方面都有明確記錄。
3.2.6 波紋管在生產、貯運及安裝過程中應盡量避免cl污染。通常應貯存于陰涼干燥的庫房,不得已露天放時,須使外壓波紋管出口端向下(即按介質方由上向下),避免污水流入而引起腐蝕。
3.3 運行管理方面
3.3.1 認真調查并掌握波紋管使用環境條件,主要是氯離子含量情況,以期對應力腐蝕有清醒認識。并努力創造符合波紋管條件的運行環境。
3.3.2 重新認識運行檢查波紋管的重要性。波紋管作為管網附件是免維護的,但并不等于是免檢查的,要切實加強對波紋管的檢查,對內壓型波紋管(鉸鏈型、復式拉桿型)要定期進行波紋管著色檢查;對外壓波紋管主要檢查有無浸泡、泄漏,對直接裸露或滴水處的波紋管要加以防護。
3.3.3 建議每5年進行一次腐蝕狀況的抽樣分析和各項性能的檢測。
3.2.4 清潔管道中的水質,排除其中的沉積污物,消除點蝕形成和擴展的條件
3.2.5 開展波紋管剩余疲勞壽命的研究,正確及時更換具有潛在危險的波紋管補償器。同時也要研究出突發事故下的搶修預案。
4.結論:
波紋管補償器是對原材料,產品設計加工工藝和運行管理諸方面都有明確要求的產品,有著其自身的使用條件及相應要求,本文正是力圖通過波紋管補償器爆損的現象,歸納和總結這些條件和要求(文中2.6節和3.0節已有所論述),以期更加合理地用好波紋管。通過對波紋管補償器爆裂破損各種現象和數據的分析,希望能引起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重視,并不斷地完善之。我們感到,只有不斷地探索和積累,才能真正更加全面地認識波紋管補償器,才不再簡單盲目地肯定或否定,使我們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