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制推行建筑節能
國家戰略決策之一是強制推行建筑節能,各地執行力度不斷加大,隨之出臺的建筑節能65%、75%的標準,給電供暖行業帶來極佳的機遇,綠色建筑的發展同時也將促進這個產業的迅速發展(北京、山東、新疆等地2015年將全面執行75%建筑節能標準)。
2、與電供暖相關的標準越來越多
2005年至今修訂和完善出臺的與電供暖相關的標準越來越多,標準的不斷推出和修訂,說明這個行業在不斷壯大和規范,同時也是個行業繁榮的標志之一。如: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706.1-2005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貯熱式室內加熱器的特殊要求》GB4706.44-2005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第2部分室內加熱器的特殊要求》GB4706.23-2007
《輻射供暖供冷技術規程》JGJ142-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2012
《低溫輻射電熱膜供暖系統應用技術規程》JGJ319-2013
3、加大供熱計量收費力度
最近,建筑部提出加大供熱計量收費力度,不執行將停發補貼,而電供暖是所有供熱計量收費中最準確、最簡單收費系統,也是最方便標定的系統。
4、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量過剩
由于目前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量過剩,給電供暖提供很好的機遇。
5、“煤改電”政策出臺
根據《煤炭使用對中國大氣污染的貢獻》報吿統計數據,定量估算了2012年全國煤炭使用對空氣PM2.5年均濃度的貢獻的為56%;根據報告計算結果顯示,煤炭直接燃燒對中國環境空氣PM2.5的濃度貢獻為37%,其中SO2、NOX和一次PM2.5排放的貢獻分別為9.5%、7.7%和20%;具體而言,北京煤炭使用對PM2.5年均濃度的貢獻區間為44%~54%,天津為50%~60%,河北為52%~62%。
2013年霧霾天氣在全國的擴散,PM2.5防治策略提倡清潔能源,防治有效措施之一,即:“煤改電”、“煤改氣”相關政策的出臺。
6、內陸將建造核電站
內陸地區將建核電站,進一步提高電力供應能力,電力供應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的解決部分地區電力緊張狀況。根據媒體報道,目前中國大陸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為20臺,總裝機容量接近1800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28臺,約占世界在建規模的40%以上。
專家認為,作為重要的清潔替代能源,當前我國發展核電正面臨良好機遇。到2050年,我國核電有望達4億千瓦左右,年發電量占屆時電力需求的1/4,可替代煤炭10億噸以上,減排二氧化碳25億噸左右。
7、特高壓建設審批提速
特高壓建設審批提速,印證了國家能源政策的導向作用,同時也解決了電力輸配不平衡的問題。
四月初召開的國家能源委工作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態“發展遠距離大容量輸電技術,今年要按規劃開工建設一批采用特高壓和常規技術的‘西電東送’輸電通道,優化資源配置,實現降耗增效”。此外,耗資千億的特高壓項目開工建設,也被認為是當前穩增長的重要手段之一。
8、全國政協及人大代表均有關于電供暖的提案。
9、按照發改委的最新要求,2015年我國尚未出臺居民用電峰谷電價的地區需在年底前出臺政策,由居民用戶選擇執行。這對電采暖用戶來說,無疑是一項重大利好。
10、新電改方案下發,電價下調成必然。
來源:電采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