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提到,可再生能源供暖技術包括地熱供暖、生物質供暖、太陽能供暖、綠電供暖以及多能互補等,要科學統籌規劃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需要根據當地資源稟賦和用能需求推廣可再生能源供暖技術,合理布局可再生能源供暖項目。
具體來看,《報告》對可再生能源供暖未來發展,從企業、政策、應用場景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1.將可再生能源供暖建設納入基礎設施建設中,緩解企業經營困難,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早日實現奠定基礎。
2.加大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重視程度,促進能源規劃落地實施,出臺相240關能源政策,保護區域能源項目,鼓勵可再生能源項目推廣應用,逐步形成“開發有度、市場有序”的良好局面。
3.加大資金支持,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對利用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前期建設投入和技術研發等給予適當資金補助。
4.要實現中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化、產業化,著力改變企業生產布局、產品結構和利用方式不合理的現狀,還要加強國際間技術、資金和資源的交流合作,更好地分享其他國家在可再生能源研究和利用中的技術,吸收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用清潔生產技術的基本形式來實現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
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常務秘書長李丹指出,要想促進可再生能源供暖產業的發展,就需要從建立健全可行的商業模式入手。在可再生能源取暖項目目前還不具備經濟可行性的背景下,還需要政府更為明確的政策支持,比如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在稅率方面提供一些補貼等,這是促進產業發展從初期到成熟的一個有效的過渡性做法。
據悉,目前A股相關上市公司正在積極探索可再生能源供熱模式。以聯美控股(600167.sh)為例,據2021年10月證券日報報道,在沈陽地區,聯美控股下屬的國惠環保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原有的水源熱泵熱電聯產業務基礎上,繼續擴建中水源熱泵項目,總裝機容量達到一百二十多兆瓦,可以為三百多萬平方米的建筑提供零碳供熱,在為當地提供高質量供熱同時,也有效減輕了環境污染,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統一。
此外,聯美控股還表示,針對新增的供熱業務,公司將優先選擇可再生清潔能源。公司因地制宜地選用污水源熱泵、空氣源熱泵、江水源熱泵、土壤源熱泵、中深層地熱等可再生能源新技術,不斷擴大可再生清潔能源業務占比,持續助力經濟社會形成低碳環保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及空間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