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長春在富奧花園首次熱表計量試點,2004年長影世紀村第二個試點。近日,建設部批準長春為首批12個供熱計量改革示范城市,
長春今年將完成200萬平米熱計量收費
近日,建設部下發了《關于組織開展供熱計量改革示范城市工作的通知》,同意北京市、天津市、長春市等12個城市為第一批供熱計量改革示范城市。長春市今年要完成200萬平方米的熱計量收費,指標僅低于北京和天津。
千呼萬喚,熱計量收費,長春終于即將破冰。“為推行熱計量收費,長春市早就開始了試點工作。”長春市供熱管理辦公室鄭海義主任表示,長春之所以成為首批熱計量改革示范城市,是因為長春早已做了充分準備,“2001年起,長春市在富奧花園首次實行熱表計量試點,試點面積近10萬平方米,共安了570塊熱表。2004年,又在長影世紀村推行了第二個試點,約2萬平方米,安了150塊熱表。”不過,長春市沒有與之相配套的熱價標準,無法計算費用,試點亦只能是按面積來收熱費。
這兩個試點,對長春市推行熱計量功不可沒。一是試驗了熱表的性能。現在國內熱表的種類很多,哪一種是最適合吉林省的,需要驗證。二是積累了數據。計費方式一改變,對熱價要有新的測算方案,不同朝向、不同樓層之間熱損耗情況是不一樣的,通過積累這些數據,才能制定出相關的政策。三是積累了熱計量管理經驗。實行熱計量后,熱網調節、排污、維護都同以往不一樣了,熱表也要定期校驗,抄表人員要進行培訓和鍛煉,這些管理經驗都要提前積累。
“暗補”到“明補”政策先行
“政策支撐是實施熱計量收費的關鍵因素。”鄭海義表示,隨著2006年開始的對供暖費“暗補”到“明補”的改革和新建設小區節能標準的提高,長春市實行熱計量收費的條件基本成熟,08年冬季采暖期將在一汽、一些大專院校及公共建筑展開“熱計量”,新建居民小區必須全面推廣“熱計量”,現有小區和老樓進行相關改造。《長春市城市供熱管理辦法》亦規定:新建住宅房屋應當實行分戶控制供熱。既有住宅房屋應當實行分戶控制供熱改造,分戶改造所需費用由房屋產權人承擔。城市供熱應當逐步推行計量供熱。
省建設廳科技處劉洪林處長也表示,07年實行的采暖費由“暗補”變“明補”,其實就是為供熱的計量收費做準備,目前對于新建節能住宅而言,采取熱計量收費是可行的。
長熱將承擔100萬平米試點
據了解,根據國家建設部和長春市政府的要求,長春市熱力集團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熱計量收費的試點任務,試點面積約100萬平方米。今年冬天,長熱集團的這部分供熱用戶將享受到熱計量收費帶來的好處。收費可能分為兩部分——基礎熱費用和實際用熱費用。
國家建設部給長春市的試點面積是200萬平方米,長熱集團承擔其中的100萬平方米,另外100萬平方米試點由誰來承擔尚不明確。目前,長熱集團熱計量收費的相關工作正在緊張籌備中。
長熱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的供熱管理辦法促進了長熱的試點,但對于熱計量收費來說,出臺相關的收費標準和收費辦法是非常關鍵的,如果相關規定能在今年出臺,那么我們試點范圍內,就會按照規定進行熱計量收費。”
據悉,長春市供熱辦和相關部門正在就熱計量收費一事進行協商。
熱計量收費會讓多數人省錢
熱計量收費的最終費用取決于用戶的需要,如果用戶認為18℃是適宜溫度,那么就可以少買點熱,早些將熱閥門關閉,如果用戶想讓室溫升至25℃,就可以多買些熱,總之,熱計量收費將更體貼,更人性化,應該會讓很多老百姓省錢。不過,也有人擔心,實施熱計量收費后,基礎熱費可能會更高,也許會更費錢。
對此,長春市某供熱企業的負責人表示:“根據目前天津市和承德市推廣熱計量收費的成功經驗,基礎熱費提升至40%-60%,如果實行熱計量收費,長春市基礎熱費肯定要在目前20%的基礎上提升,否則供熱企業將無法承受生產成本。但這并不意味著會加重百姓的負擔,熱計量收費的費用將和往年的熱費基本持平,甚至會有所下降。而對于新型節能住宅而言,肯定會省錢。”
全面推廣還有多重瓶頸待破
空置房熱費誰埋單?
每年采暖期交房,本報都會接到大量關于采暖費問題的投訴。很多居民反映,開發商要求必須全額交熱費,不能按20%交基本熱費。也就是說,即使業主不入住也要繳費,否則不給鑰匙。有的甚至在與房主簽訂購房合同時,就將這些條款悄然列入。而投訴的房主多數表示,如今實行分戶供暖,目的就是為了讓用戶自由用熱、自主繳費,開發商“不用熱也繳費”的要求簡直就是強買強賣。
其實開發商也有苦衷。新小區入住率不高,收費低,而空置房屋帶來的熱量損耗卻相當驚人。正因為如此,很多供熱公司在向新建小區供暖時,都會與開發商簽訂協議,約定小區房屋開栓率達到一定比例(一般為70%)后,才予接入。“我們小區向供暖公司交了70%的錢,而實際入住的房屋還不到30%,中間的虧空怎么補?”一位開發商說。
據專家介紹,從對建筑保養的角度說,小區第一年入住,還是供暖好。而實際上,空置房也會吸收一部分鄰近房屋的熱量,而這些熱量對于保證室內管網不被凍壞也很重要,因此有必要對空置房收取一定的熱費。
實行熱計量收費后,“基本熱費”很可能會成為“基礎熱費”,比例可能會更高,屆時,這原本就爭論不休的問題,是否會升級成更大的爭議?
老建筑節能改造難題多
建筑是否節能,是熱計量收費能否實施的又一個關鍵問題。吉林省大約有超過2億平方米的老建筑,對這些非節能建筑的改造費用,每平方米大概需要100元-200元,如果不進行節能改造,計量收費了,其中不少居民反而會多花錢。不省錢,居民不認可,推廣肯定會更難。
鄭海義表示,一些把山的、頂層的用戶,因為房屋保溫條件差,用熱量肯定要大,熱費必然要高出別人家,甚至可能高出幾倍,以前都一樣花錢,現在讓他們多花錢,肯定會有意見。如果處在中間位置,上下又都是地熱,可能不用交采暖費也能過冬,這就客觀說造成了一種不公平。
熱計量收費,還要解決熱表等相關設備誰拿錢的問題。
據了解,一個國產熱量表約500元,一個進口熱量表約1000元。這筆錢誰來拿,是讓用戶來承擔還由政府承擔?
吉林省建設廳城建處的工作人員認為,計量改造誰出錢的問題,很關鍵,也很頭疼。鄭海義認為,即使解決了誰拿錢的問題,對于一些老小區而言,由于管網老化,缺乏物業管理,安在哪,如何安,仍然是個問題。
在省建設廳了解到,到“十一五”末期,全省要實現既有建筑供熱計量、溫度調控及節能改造1100萬平方米,其中長春360萬平方米。省建設廳廳長柳青介紹,“十一五”末期,全省要實現建筑節能240萬噸標準煤的目標。
供暖技術有待提高
熱計量包括供熱采暖系統的熱源、熱力站、建筑物以及用戶供熱量和用熱量的計量。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必須執行國家建筑節能標準,并具備熱計量及室溫調控功能。供熱采暖系統應達到可調控和分段計量的技術要求。室外供熱系統的熱源、熱力站、管網、建筑物必須安裝計量裝置和水力平衡、氣候補償、變頻等調控裝置。新建建筑室內采暖系統應安裝計量和調控裝置,包括:戶用熱表或分配式計量等裝置、水力平衡、散熱器恒溫閥等裝置。既有非節能建筑及其供熱采暖系統的改造應同步進行,達到節能建筑和熱計量的要求。在樓前必須加裝計量裝置,室內采暖系統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計量形式。政府機構辦公樓等公共建筑應按供熱計量要求進行改造,必須加裝熱量總表和調控裝置,室內系統應安裝溫度調節裝置。
從目前長春市供暖企業技術來看,很多還達不到實行供暖計量收費的條件。據專家介紹,目前長春市的熱網平衡調節十分困難,即使是同一個鍋爐供熱也存在不均的情況,如果供暖公司只能給用戶提供18℃的熱溫度,但用戶使用供暖計量的閥門,希望獲得20℃的室溫,矛盾就體現出來了。所以,實施熱計量收費,供暖水平、技術都要提高。
熱計量收費還有一個必要的前提就是用戶必須已實現分戶供暖,據了解,作為長春市供暖大戶的熱力集團分戶改造量才達到5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