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的沈陽下著不大不小的雪,北風將前幾天積存在樹枝上、屋頂上的雪又吹落下來,寒氣讓行人更加步履匆匆。而在遼寧省建設科學研究院綜合實驗樓里,卻絲毫感受不到戶外襲人的寒氣,辦公室的門大部分都開著,人們穿著羊毛衫或單衣在專心地工作。在三樓的建筑節能工作室里,建筑節能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振河如約等待來訪的記者。
因為采訪,記者在這里停留了30分鐘左右,感覺這屋里的溫度非常舒適,既不冷也不燥熱,屋里的溫度計指示為18℃。記者打量房間,并沒發現什么出奇的地方。問起其中的緣故,劉振河說這主要是由于節能建筑密封性好——這座樓外墻四面都被硬泡聚氨酯保溫層和保溫復合板包著。 “穿上”這件“棉衣”后,樓內熱量的散失就大大降低了。最容易散失熱量的窗戶,大樓一、二層實驗室為單框塑鋼窗,三至五層樓為單框特殊玻璃的平開窗,并且樓內房間整個屋面都包上了一層苯板,地面是相變蓄熱地板,當溫度高時,能把多余的熱量儲存起來,在適當的時候再釋放到室內。這也就是節能建筑帶給使用者的第一大好處——舒適。
要說這屋里有什么特別的東西,那就是暖氣管線都是時下最流行、散熱最快的樣式,不同于一般采暖房屋的是,每個暖氣管線上都裝有一個溫控閥。劉振河介紹說,溫控閥可以調節控制暖氣的溫度,當辦公室里沒人時,可以將閥門調到最小,避免浪費熱量。這就帶來了節能建筑的第二大優點——省錢。
從今年3月1日起,《沈陽市民用建筑節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條例規定,居住建筑安裝的用熱計量裝置要滿足分戶計量的要求。這意味著,專家一直呼吁的采暖費按表算錢將在更大范圍內成為現實。
目前,沈陽市正在對20多萬平方米的居民住宅進行熱量計量試點。為了對居民住宅熱量計量有更直觀的感受,記者就近走訪了一戶居民。
窗外白雪滿眼,室內溫暖如春。 “快請進。”在沈陽市和平區的一幢節能建筑里,73歲的任女士熱情地招呼來訪者。正是上午,任女士已經做好日常家務清潔,屋子里陽光充足。任女士帶著來訪者這里瞧瞧,那里看看。屋子很溫暖,房間里的溫度計顯示溫度是20℃,但手觸到暖氣片卻感到幾乎不熱。
屋子這么暖和,暖氣片為什么還沒有手的溫度高呢?“我們家的暖氣片是有溫控閥的。屋里要熱呢,就把暖氣開小一點;要是覺得冷呢,就開得大一點。鍋爐房供氣的時候不那么熱,不供氣的時候也不那么冷。今天早晨5點半的時候屋里的溫度還是18℃。 ”
任女士告訴記者,住上節能房也就是這幾年的事。以前住的房子冷熱自己掌握不了。鍋爐房一天供暖兩三遍,供暖的時候特別熱,過后又涼得快。特別是住頂樓的時候,趕上鍋爐房供暖,屋里有25℃左右。起早做飯時上遍供暖的熱乎勁兒早過了,屋里又特別冷。任女士說,其實冬天屋里溫度太高或太低,人都容易感冒,穩定在18℃—20℃就挺好。
節能建筑不僅舒服,而且節省熱量。那么到底節約了多少熱量呢?在進戶門邊上管道間里的熱表能給出準確的答案。記者在管道間里見到兩個熱表,上面的指示數字分別是“34570”和“8002”。任女士解釋說,前面的那個大數是自己家的用熱量,2005年12月搬到這里,經過了幾個采暖季總共消耗了這些熱量。照比從前,采暖費下降了兩成。而鄰居家的用熱量之所以特別低,是因為人家有一年冬天沒開栓。據這幢建筑的設計單位介紹,整個這幢樓還有一個計熱表。
據測算,同樣的住宅樓由同一個鍋爐房供暖,進行節能改造后的房間就比沒改造的溫度高5℃左右。這意味著,在逐步推行供暖按熱度“看表”收錢之后,節能房內的居民在享受舒適的室內環境的同時,還將省下一筆可觀的采暖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