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開始,邢臺市民盼望已久的供熱按計量收費將逐步實施。據邢臺市集中供熱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供熱計量是在分戶控制的供熱系統上安裝熱計量表及溫度調控裝置。這樣用戶就可以根據氣候變化和自身需要靈活掌握熱量需求,自主調節家里的供暖閥門、選擇適合溫度,以減少不必要的熱費支出,同時熱能消耗計量的透明度也會大大增加,熱費負擔將更加公平、公正。如果用戶節能意識強,調整好自己的溫控裝置,可有效節約采暖費用10%~20%。同時,根據試點城市經驗,采用計量收費后可有效節能20%~30%。
相關負責人表示,邢臺市將對符合建筑節能標準的既有民用建筑先進行改造,加裝計量及溫控裝置。具有改造價值、具備供熱條件和改造條件的非節能民用建筑,對其進行建筑節能改造后,方可安裝計量及溫控裝置。新建、擴建、改建建筑和供熱采暖系統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邊建設邊同步安裝熱計量裝置。該市集中供熱區域具備節能建筑條件的民用建筑,即將分批次安裝熱能表,不具備節能條件的民用建筑待實行節能改造后安裝。
供熱計量改造后,天暖和時關小閥門,能省下自家的費用,下雪時把閥門開大,進門就會溫暖愜意。小小的暖氣閥門,既關系到市民的錢袋子,也關系著整個城市的空氣質量與環保度,甚至會影響國家的能源儲備。對于供熱計量改造,邢臺市大多數市民都是支持與歡迎的,他們非常青睞這種“我家溫度我做主”的供熱方法。
邢臺市民王越住的是約180平方米的躍層樓房,往年的集中供熱費都要超過4000元。雖說這筆錢王先生負擔得起,可他和妻子常常住在父母家,又因為工作繁忙時常不在家,他覺得如此用暖氣太浪費了。而供熱計量收費以后,他完全可以在不在家時將閥門關閉,到回家時再打開閥門,既保障了用暖,也節省了一筆費用。
其實,與王越有類似煩惱的市民不在少數。往年采暖季里,有的市民感到家中暖氣過燙,但無法通過閥門調節溫度,不得不打開窗戶散熱;有的兩口之家,某些房間根本沒必要供暖。因為集中供暖不能按實際使用的熱量收費,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有時可能還會導致供暖用戶生活上的諸多矛盾。分戶計量、自控溫度、按實際用熱量收費,是市民多年的期盼,也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點。
雖然供熱計量改造受到市民的廣泛歡迎,但也可能會面臨種種難題。首先,有幾十年歷史的樓房,在設計供熱系統時根本就沒有考慮節能和計量問題,供熱系統本身存在著不具備熱計量和熱調控能力的固有缺陷。不論新建還是老系統改造,為防止水力和熱力失調,均應加裝必要的控制調節閥門,然而改造的投資和成本卻相對比較高。
其次,很多熱能表尚缺設計規范。集中供熱系統的熱計量是通過熱能表來實現的,完整的熱能表是由流量計、溫度傳感器、積分儀組成。制造熱計量表的技術比電表、水表、煤氣表等的制造技術都要復雜。只有采用高質量的熱量表,并綜合考慮其經濟性、耐用性、可維修性等,才能滿足市民的需要。邢臺市計量所有關負責人表示,具有他們檢定合格標志的熱能表,才可信賴。
隨著供熱計量改革的進行,邢臺的市民和相關企業部門做好以下準備:一是強化熱的商品意識,普及“誰用熱,誰繳費”的觀念;二是完善供熱法規。通過各種措施,來規范供熱計量中所面臨的種種問題;三是完善集中供熱行業技術規程和標準,如新的供熱計量設計、運行、檢修規程、取費標準等,才能使供熱計量更貼近群眾,實施起來更順暢。
熱能表與水表、電表、燃氣表統稱為民用四表,屬于強檢計量器具,其計量準確性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今年以來,隨著供熱計量改革的逐步開始,按供熱量計量收費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河北邢臺市計量所是該市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具備熱能表檢定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規定,熱能表在安裝以前必須實行首次檢定。
圖為該所工作人員正在認真檢測熱能表。 薄云峰 李院紅 攝
《中國質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