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日開始施行的《民用建筑節能條例》是08年建筑節能工作的重要內容。這個經過廣泛征求意見后出臺的《條列》,使建筑節能的標準體系更加完善。自2001年以來,我國先后發布了《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以及《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數十項重要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條列》的頒布,標志著我國民用建筑節能標準體系已基本形成,基本實現對民用建筑領域的全面覆蓋。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巡視員武涌說,建筑節能標準體系使建造節能建筑有了標尺和依據,引導相關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主體按照相應的標準從事有關的建設活動。
為了落實《條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今年開始試行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標識制度,制定了《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標識技術導則(試行)》和《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機構管理暫行辦法》、《民用建筑能效測評標識管理暫行辦法》等規章,使建筑節能進一步制度化。今年7月15日開始施行的《民用建筑節能信息公示辦法》規定:新建、改建和擴建民用建筑應當公示建筑節能信息。業內人士指出,能效測評標識制度帶有強制性,它給人們的監督提供了依據,將使建筑節能的效果更好。
記者注意到,今年為保證建筑能效測評標識制度的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還通過設立專項科研項目,組織專家和科研單位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并通過在全國不同氣候區域依托建筑科研院所,培育建筑能效測評標識機構,培養建筑能效測評能力,同時在18個省市試行建筑項目中開展建筑能效測評標識,從具體工程項目的應用對測評標識制度進行試點。
建筑節能工作在2008年取得的成績中,還包括一批建筑節能項目獲得新進展。據記者掌握的資料,目前我國建筑節能方面較大的合作示范項目有多個熱量表熱能表,如中國供熱改革與建筑節能項目、中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中國終端能源效率項目(建筑部分)、中國住宅領域提高能效與可持續發展項目、可持續建筑示范項目等。
這些項目在2008年進展順利,其中,中國供熱改革與建筑節能項目的天津部分供熱系統實現了分戶調節,建成后將實施按計量收費。該項目目前已擴大到大連、烏魯木齊等5個城市,各城市正積極開展項目的準備和實施。中德合作的中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開展兩年來,對建筑節能管理條例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同時,唐山的示范項目取得成功。目前,北京、天津、烏魯木齊、鶴壁等成為第二批示范城市,北京的示范項目還是北京市建委的重點工程,將以此積累經驗,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示范項目是建筑節能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和內容。它們的進展表明建筑節能正在具體地實施,而它們所取得的經驗,將為今后的建筑節能提供借鑒。
回顧2008年的建筑節能工作,成績顯著,愈加深入。雖然業內人士也指出目前建筑節能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但可以預期的是,在舉國上下共同關注建筑節能的大好形勢下,未來建筑節能工作的成績將更加令人矚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