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供暖期,隨著包頭市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新小區逐年增多,再加上今年“小鍋爐”改造,并入整體供熱大網,需要供熱的面積逐漸增大,包頭市各大電力公司提供熱源的能力又有限,就導致了今年整體供熱并不是很理想。就目前而言,全市的供熱公司都存在超面積供熱現象,而部分電廠也存在熱源“缺斤短兩”的問題。
據記者調查了解,全市供熱問題主要集中在稀土高新區、濱河新區、九原區。家住濱河新區民馨小區的多名業主表示,家中的暖氣完全不熱,隨著氣溫逐日降低,有的業主晚上睡覺需要開電褥子,有同樣遭遇的還有稀土高新區御瀾世家的業主。為這兩個區供熱的金達利熱力公司和富磊熱力公司則表示,出現暖氣不熱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小區二次管網問題或熱源提供不足。
家中暖氣不熱,熱力公司表示,首先需要檢查自家暖氣是不是出了問題。如果沒有問題,就要繼續排查是不是小區二次管網出現問題;如果仍然沒有問題,就需要詢問熱力公司的主管網是否出現問題;如果還沒有問題,又要看為熱力公司提供熱源的電廠是否出現了問題。這一路排查下來,涉及到了開發商、供熱公司、電廠。
就目前而言,全市的熱力公司幾乎都只是一個“熱源運輸工”,并沒有自己生產熱源的能力。如果能夠把二次管網并入供熱總網,統一由熱力公司來管理維護維修,百姓就避免了尋找開發商排查二次管網的環節;如果熱源能夠由熱力公司掌控,百姓就避免了尋找電廠咨詢熱源的問題。這樣就能真正實現供熱問題由市民與熱力公司“一對一”的解決,也就避免出現各個單位互相推諉扯皮。
2014年,包頭市主城區大型供熱企業共計13家,涉及國企、民企、央企。不管是哪家供熱企業,如果能真正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把供暖問題當成“寒冬”最重要的任務來抓,那么百姓的“暖冬”也就到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