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多次遭遇停暖 憑啥不給退費
錦華大廈位于開發區康博大道東側,有十幾家單位在這棟樓上辦公。據在該棟樓上辦公的市民李先生介紹,2014-2015采暖季,該棟大廈一共經歷了兩次停暖,每次停暖的時間都超過了24小時,物業也曾經在樓下張貼過臨時停暖通知,“每次一停暖,辦公室里只能開孔空調取暖,本來商業用房交的取暖費就高,還享受不到正常供暖。”
在小溫社區租房住的市民劉先生表示,整個供暖季,暖氣忽冷忽熱、斷斷續續,并且也經歷了2次長時間的臨時停暖。
根據《山東省供熱條例》第三十條規定,在采暖供熱期內,因突發事故不能正常供熱的,供熱企業應當立即組織搶修并報告供熱主管部門,及時通知受影響區域的用戶。連續停止供熱二十四小時以上的,供熱企業應當依據停供時間減收相應熱費。“取暖費我是按整個供暖期交的,可這這個冬天連著停暖好幾天,憑啥不給退費。”市民劉先生對此頗為不解。
一個采暖季停了兩次暖
記者登陸德州市公用事業局官網發現,2014-2015采暖季,德州凱元熱電公司因蒸汽管網漏氣,曾經進行過兩次停暖搶修。第一次是因蒸汽主管網寶利來段漏氣嚴重,12月2日零時凱元熱電公司蒸汽主管網全部停供,于12月2日下午四點前搶修完畢;第二次是凱元熱電公司南線蒸汽主管網晶華大道與東方紅路交叉口處閥門漏氣嚴重,凱元熱電公司對南線管網進行停熱搶修,搶修時間為2015年1月26日11時至1月28日11時,共48小時。此次搶修影響到了行政中心、凱元山莊、眾望工貿、中旺大廈、小溫莊、高速公路管理處、金魯班、美食城、皇明公寓、皇明高科園、速客酒店等11個小區或單位,共計24.27萬平方米住戶供熱。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山東省供熱條例》已明文規定了供熱企業臨時停暖超過24小時應給予用戶相應補償,但仍有不少市民投訴沒有收到相關停暖退費補償。
熱企、物業各執一詞
針對市民反映的供暖退費問題,記者與德州凱元熱電公司一常姓負責人取得聯系。該負責人表示,德州凱元熱電公司一直采取熱流量計費方式向供熱片區的小區物業或單位收取暖費,然后根據實際用量進行扣費,而大部分小區物業仍按住宅面積收取采暖費,所以停暖產生的退費應該由小區物業方承擔。“我們用的是蒸汽供熱,小區用多少蒸汽,就交多少錢,停暖退費不該由我們承擔,用戶應該找物業要這筆錢。”
對此,小溫社區物業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小溫社區每年都需要按照去年的實際熱流量提前向凱元熱電公司預交取暖費,但是因為蒸汽管網壓力不足,為保證小區業主取暖質量,小區物業只能加大蒸汽流量保證供暖溫度達標,這也導致每年的實際用量熱費用都超過面積熱費,而且物業公司預交的取暖費如果出現剩余,也會被供暖企業強制轉入到下一供暖季的取暖費中,物業公司根本無法從供暖企業取出多余的供熱費退還給小區業主,這部分費用應該由供熱企業承擔。
公用事業局:兩種退費方式可協商解決也可依法維權
“具體停暖多少天,如何計算退費比率,需要以供熱企業的記錄為準。”面對雙方的各執一詞,德州市公用事業局的工作人員表示,根據規定,用戶如果有剩余熱費的話可以分兩種方式退,第一種是轉入下個供熱季度熱費,第二就是統計出來的費用退還給用戶。但因為退費的統計比較復雜,尤其是因供熱管網故障導致停暖的退費過程比較繁瑣,所以很多供暖企業在退費時顯得并不主動,往往都會采取將剩余熱費預存下一供熱季度,而這種方式并不被市民們所理解和接受。“上述兩種退費都需要由供熱企業負責辦理,住戶可以和供熱單位協商解決問題,也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