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地源熱泵機組,冬天可供暖,夏天能制冷。
生活日報4月14日訊 今年濟南市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節能環保產業園區建設,推動節能環保設備、新能源裝備、綠色建筑、節能環保服務業等領域跨越發展。”記者了解到,目前地源熱泵技術就是省城較成熟的新能源裝備。
14日下午,藍石大溪地能源站來了不少參觀者。作為地源熱泵供熱項目試點小區,該小區比較典型,去年冬天已經為一期入住的380戶居民供暖,供熱面積約6萬平方米。
“目前建設的機組足夠該小區一期入住的用戶使用,隨著二期和三期的建設,最終的供熱供冷面積能達到28萬平方米,我們還會增加機組,并加入空氣源熱泵、低谷電等多種方式,實現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工作人員說。
去年冬天,藍石大溪地入住居民室內供暖都在20℃以上,而隨著天氣變暖,這套供暖設備還能切換成制冷模式。記者在該公司辦公室發現,用于在冬天供暖的空氣源熱泵已經安裝上了“制冷”裝備,并且投入使用,這種裝備看起來和立式空調一樣,但是利用的卻是空氣這種清潔能源。
記者了解到,除了藍石大溪地小區,濟南能源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還規劃在污水凈化一廠、二廠周邊建設總規模為300萬平方米的污水源電驅動熱泵項目。此外,華山片區建成后,可形成1000萬平方米供熱、制冷服務區,該片區的整體多元化供熱規劃目前正在編制,未來省城推廣清潔能源的步子越邁越大。
地源熱泵壽命要保證15年
地源熱泵是一種新技術,有較好的市場前景,但是如何保證科學和安全建設,是不少從業者擔心的。近日,濟南市建委發布《關于規范建筑應用地源熱泵系統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地源熱泵建設提出了具體規定。
根據《通知》要求,省城對地源熱泵技術持積極推廣的態度,“凡符合地源熱泵技術應用條件的新建、改建、擴建住宅小區及公共建筑,應優先開發建設應用土壤源(地埋管)熱泵系統、地表水源(含污水、工業余廢熱、河、湖等)熱泵系統。”
此外,《通知》還明確規定,建設單位選用的地源熱泵系統技術產品應當符合山東省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技術產品認定條件標準,地源熱泵系統使用壽命應保證15年以上。
建設地源熱泵不能“任性”,而是要經過主管部門認證,“單體1萬平方米以上、3萬平方米以下的公共建筑和10萬平方米以下的居住建筑項目由市城鄉建委組織或委托論證;單體3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10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項目由市城鄉建委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論證。”來源:生活日報








